最新消息 特朗普宣布了! 2025年10月11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一条震动华盛顿的消息:他已命令国防部长赫格塞思"使用所有可用资金"确保在10月15日如期发放军饷。 五角大楼的应急方案显示,他们正启用"军队福利基金"来维持基本运作。该基金原本用于军人家庭住房补贴和子女教育,现在被迫临时调用支付军饷。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暴露出美国军事财政体系的脆弱性。 特朗普援引《反缺陷法案》作为行动依据,该法案允许在"保护生命财产安全"时突破预算限制。但法律专家指出,此举存在严重争议:国防部本财年的机动资金仅剩120亿美元,而要支付全军薪饷需要280亿美元。 更复杂的是权限问题。国会民主党人立即指出,总统无权擅自决定资金用途。众议院议长杰弗里斯表示将提出决议案制止这一行为,但参议院由于停摆处于休会状态,无法立即采取行动。 特朗普选择在政府停摆第11天发声具有深意。10月15日不仅是发薪日,也是新财年预算谈判的关键节点。通过将军饷问题与国家安全绑定,共和党试图在谈判中占据道德制高点。 民主党则抓住"违宪"问题大做文章。他们指责特朗普制造"选择性停摆",即只保障军方利益而忽视民生需求。这种指控在政治层面颇具杀伤力,可能影响中间选民态度。 回顾1995年克林顿政府停摆事件,当时军方通过延迟支付供应商货款维持了军饷发放。但现在的局面更为复杂:国防承包商已警告,若货款拖欠将影响F-35等关键武器的生产进度。 更近的案例是2018年停摆,那时军方动用"道德义务"条款保障海岸警卫队运作。但此次规模更大,涉及面更广,可借鉴的经验有限。 驻韩美军司令部首次启用应急食品储备,非作战岗位的文职人员开始轮休。在卡塔尔乌代德空军基地,无人机侦察任务量削减40%,这直接影响到对中东极端组织的监控能力。 最敏感的是核威慑领域。战略司令部承认,由于文职技术人员休假,部分核武器维护检查工作延期。虽然强调"绝对安全",但这种表态难以消除盟友疑虑。 国防部原本设计的"30天应急计划"存在明显缺陷。该计划假设停摆不会超过一个月,且主要保障作战部队。但此次停摆恰逢季度更替,多个军事采购项目面临资金断供。 国民警卫队的处境尤为尴尬,作为州属部队,他们既受停摆影响又无法获得联邦直接支持。多个州的国民警卫队训练被迫取消,这影响到救灾应急能力。 俄罗斯战机在阿拉斯加防空识别区的挑衅行动增加50%。朝鲜趁机试射新型导弹,明显是在测试美军反应能力。伊朗革命卫队快艇在霍尔木兹海峡的挑衅行为也更加频繁。 最值得关注的是中国动向。解放军机舰在台海的活动频次创下新高,这种试探显然是在利用美军的暂时困难。美国智库分析认为,对手们正在协同测试美国战略忍耐力。 参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康奈尔提出"分段拨款"方案,即先通过国防预算其他部门暂缓。但民主党坚持"一揽子解决",要求同时通过民生项目的预算。这种根本性分歧使谈判陷入僵局。 更棘手的是,2026年中期选举在即,两党都不愿示弱。特朗普需要巩固强硬形象,而民主党则要展现制衡能力。这种政治算计,使军事需求成为博弈筹码。 如果特朗普强行调拨资金而国会坚持反对,可能引发美国史上最严重的宪法危机。法律专家警告,这种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直接对抗,可能需最高法院介入裁决。 更深远的是制度损伤。美军一直强调"文人领军"原则,若总统可随意调动军费,将破坏这一根本原则。这种制度侵蚀可能产生长远负面影响。 10月15日的发薪日将成为第一个关键节点。若军饷未能按时发放,可能引发军方内部动荡。11月1日的军饷发放则更为关键,届时应急资金将完全耗尽。 国会复会后的博弈值得关注。民主党可能同意通过临时拨款,但会附加严格限制条件。这种妥协虽能解燃眉之急,但会埋下更大隐患。 当美国政客在华盛顿玩预算游戏时,大西洋舰队的水兵却在为房贷发愁。这场军饷危机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政治极化时代,连国家安全都可以成为谈判筹码。美军作为全球最强大的军事力量,正被自己的政治体系所削弱。这种内在损耗,可能比任何外部威胁都更具破坏性。 信息来源:特朗普:若美国政府继续关门,将用研发资金支付军人工资 观察者网2025-10-12 07:50
快报!快报!!特朗普突然软了特朗普在不到8小时内对华态度出现反转,先是威
【74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