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没想到,中国这次真的玩真的了。更没想到,一直用来针对中国那一套,居然被中国反手用了回来。外媒一看不对劲,开始慌了。 其实早在今年 4 月,中国正式对部分中重稀土实行出口管制的时候,不少国家就已经嗅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但那会儿华盛顿那边还没太当回事,觉得这也就是中国常规的产业调整,没往 “反制” 这茬上想,甚至还有美国官员在记者会上轻描淡写放话,说 “美国有稀土联盟兜底,不怕断供”。 结果等到 10 月 9 日那天,中国商务部直接甩出两道重磅公告,一下就把出口管制的战线拉到了境外主体身上。 这时候美国才真正醒过神来,揉着眼睛反复看公告内容 —— 这不是小打小闹的调整,是动真格的规则重塑。 尤其是公告里的第 61 号文件,里面有条规定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 —— 只要产品里 “含中国成分≥0.1%”,想要出口就得先申请许可证。 这规矩一出来,外媒瞬间就感受到了一种熟悉又陌生的压迫感。 说熟悉,是因为这招简直就是美国的 “原创”。之前美国卡中国芯片脖子的时候,不就是这么玩的吗? 不管你是荷兰 ASML、韩国三星,还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只要产品里用了美国技术或者美国产的零件,哪怕占比就零点几个百分点,想给华为供货都得先过美国政府这关。 这种 “长臂管辖”“域外施压” 的套路,美国用了这么多年,现在居然被中国用在了稀土上,华盛顿那边怎么可能不闹心? 可能有人会问,不就是个稀土管制吗,美国至于这么慌吗?还真至于。 因为这东西可不是普通的 “土疙瘩”,而是高端制造的 “命脉”—— 不管是 F-35 战斗机的发动机叶片,还是特斯拉电动车的永磁电机,甚至是手机里的芯片、导弹的制导系统,都离不开高纯度的中重稀土。 少了它,再先进的装备也只能是 “没油的汽车”,跑不起来。 更关键的是,中国在稀土领域的话语权,比美国在芯片领域的话语权还硬。 之前美国地质调查局出过一组数据,去年美国从澳大利亚运过去的稀土矿,有 85% 最后还是得偷偷运到中国来加工。 为啥?因为中国能把稀土分离纯度做到 99.99%,而美国本土工厂最多只能做到 99.5%。 别小看这 0.49% 的差距,反映在武器上,导弹的制导精度就得差上百米;反映在汽车上,电机的效率能差好几个百分点,续航里程直接打折。 现在中国把出口管制的口子收得更紧,美国军工企业第一个扛不住,毕竟生产线停一天,损失的都是真金白银。 外媒这边也不淡定了。华尔街日报连夜发了篇评论,标题就带着慌劲儿:“中国正在复制美国的施压手段,用关键资源卡住全球供应链”。 有意思的是,美国之前还总跟盟友吹嘘自己的 “供应链安全计划”,拉着澳大利亚、日本搞了个 “稀土联盟”,拍着胸脯说要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结果现在联盟里的澳大利亚,还是得把稀土矿运到中国加工 —— 毕竟自己没技术,运过去加工完再运回来。 说到底,大国之间的博弈,早就不是谁嗓门大谁就赢了,而是看谁的产业链更硬,谁更懂怎么用规则保护自己。 美国之前总觉得自己能靠技术和霸权拿捏别人,现在才发现,自己也有离不开别人的地方 —— 尤其是在稀土这种 “卡脖子” 的资源上,美国的短板太明显了。
大陆再忍美国半年,杀手锏就能生效!9月,帅华民:中国一旦开放稀土,与美国的贸易谈
【7评论】【2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