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孙立人脱了衣服上床睡觉,刚要抱着老婆睡觉,却发现似乎不对劲,他仔细一

混沌于浮云 2025-10-11 18:50:22

1951年,孙立人脱了衣服上床睡觉,刚要抱着老婆睡觉,却发现似乎不对劲,他仔细一看床上的女子,惊道:“怎么是你!” 孙立人这人,一生戎马,出生在1900年的安徽庐江,家里是书香门第,父亲孙熙泽是塾师,从小就教他读四书五经。1917年考进清华,学土木工程,毕业后直奔美国普渡大学拿硕士。回国没几年,就进保定军校,投身国民党军队。抗日战争打响,他率部在淞沪会战冲锋陷阵,仁安羌一役救英军七千,英国人给他授勋,国际上名声大噪。1949年撤到台湾,当上陆军总司令,本以为能安稳,谁知风云突变。说到底,他这辈子从书生变将军,靠的就是那股不服输的劲头,可私生活却纠缠在家族责任里。 婚姻这事儿,对孙立人来说,从头到尾都像战场一样复杂。1919年,19岁的他还在清华念书,父亲包办了第一门亲事,对方是合肥望族龚夕涛。那年她17岁,出身大户,读过济南女子师范。婚后她留在安徽老家,照顾公婆,孙立人忙军务,两人聚少离多。1930年父亲去世,她继续管孙家侄子侄女,尽责到老。感情上,两人更像礼节性夫妻,没深到骨子里。孙立人后来去东北带兵,1947年在南京开会时,最后见她一面,就分道扬镳。她留在大陆,孙立人带长子过继给她,当作回报。这段婚姻,典型的老派包办,维系家族面子多过个人情分。 转眼1930年,孙立人30岁,在南京社交场合遇上17岁的张晶英。她家是教会背景,性格独立活泼,两人一拍即合,私下成婚,没父母点头。婚后她随军辗转,适应军营日子。可惜两人婚后多年没孩子,孙立人先自责身体问题,后检查出是张晶英不能生育。她愧疚心重,觉得孙家需要传宗接代。1950年,她物色家庭护士张美英,这姑娘高雄人,小孙立人28岁,手脚麻利,为人本分。婚后张美英生下两子两女,张晶英定规矩,孩子们叫她妈,叫张美英姨妈。全家就这样维持平衡,张晶英后来皈依佛门,过清修日子。这安排,听着现代人觉得荒唐,可在当时,家族延续就是头等大事。 1951年那晚的事儿,成了孙立人人生转折点。张晶英为圆孙家后代梦,瞒着他让张美英上床。孙立人摸着不对劲,看清是她,吓得从床上滚下来。这不是什么浪漫桥段,而是张晶英的苦心安排。她挑张美英,是因为这姑娘照顾他们多年,靠谱。张美英半推半就答应,孙立人起初震惊,但想想家族责任,渐渐接受。从此张美英正式入孙家,生儿育女,填补空白。张晶英没吃醋,反而更自在,专心佛事。这事儿搁现在,准上热搜,可对他们那辈,婚姻往往服务大局,不是纯个人选择。 孙立人到台湾后,本该荣华,谁知1955年卷进兵变案,被蒋介石软禁在台中向上路18号。那是栋两层楼房,高墙警卫,日夜监视。他丢了行动自由,经济也断炊。起初日子苦,张美英搭鸡棚,孙立人钉木板,喂鸡卖蛋,市场还传“将军蛋”。饲料贵了,转养金丝鸟,又在大坑买山地种荔枝柑橘。丰收时全家采摘,卖果贴补。孙立人没闲着,读书写字,练书法,偶尔打网球,院子小,也够他活动。他把精力全投家庭,亲自换尿布,请老师教孩子。这软禁33年,表面平静,实际像牢笼,可他没怨天尤人,转而抓教育,寄望下一代。 子女教育,是孙立人软禁期最大寄托。他取名安平、中平、天平和太平,盼国家太平。长子孙安平,毕业台湾中原理工大学,去清华大学拿物理硕士,当集成电路工程师,实验室里搞设计,贡献不小。长女孙中平,1952年生,清华核子工程系毕业,美国康奈尔大学硕士,回台进IBM当高级主管,还促成宏碁80亿采购合作。次子孙天平,专电子计算机工程,从小在监视下长大,却没耽误前程。幼女孙太平,钻遗传学,四姐弟全成专家。孙立人没给他们压力,只教英语数学,监督课业。子女成就,让他晚年有慰藉,证明软禁没断香火。 孙立人一生,战场杀敌三万,仁安羌救英军,勋章一堆。可政治风暴一来,全成泡影。软禁中,他自比岳飞,从没对不起国家和民族。1990年11月19日,肺感染走,享年90。张晶英1980年代亡,张美英陪到最后。龚夕涛也1980年代离世,早年留在大陆。孙立人这辈子,军功盖世,家事曲折,子女光耀门楣。历史总有公道,他没白活。

0 阅读:204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