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6年,唐玄宗挖开杨贵妃空坟,才明白李亨在马嵬坡设下的圈套。 唐玄宗做了个梦,梦见杨贵妃穿一身白衣裳,在风里站着,喊他三郎,说自己冷,他一下子就从床上坐起来了,都七十的人了,突然就想起来贵妃是怎么没的,马嵬坡那个地方,一张草席子卷了就埋在路边,谁也没去管。 那年是756年,李隆基早就不是皇帝了,是个太上皇,住在成都的旧宫殿里,手里一点权力没有,心里的那点事儿就越想越重,他一咬牙,就派人回马嵬坡去挖坟,想着给贵妃换个好点的地方安身,可那坟一挖开,里面什么都没有,草席子都烂了,泥土也是湿的,就找到一个香囊,还是当年他亲手给她的。 他就看着那个香囊,在地上坐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到了这个时候,他才算真明白了,兵变那天,哪里是士兵自己要闹事,那是个早就布好的局,是人做出来的局,贵妃根本不是士兵逼死的,是他儿子李亨一手策划的。 马嵬坡到底是谁动的手,书上老是说,禁军的士兵们火了,逼着皇帝把贵妃杀了,说得好像是为了皇帝好,是忠臣做的事,可禁军是皇帝最亲近的人,那个陈玄礼跟着李隆基大半辈子了,就算真有火,敢在逃难的路上动皇帝的女人?杨国忠人都死了,叛军还在后面追,大伙儿全指望玄宗稳住局面,偏偏就在这个时候,刀子落在了贵妃身上,还要皇帝自己点头。 看着是临时发生的事,其实每一步都算得清清楚楚,这哪是兵变,这就是宫变,是李亨早就想好的,他借着士兵的手杀了贵妃,逼着李隆基退位,自己跑去灵武,趁着乱就把皇位拿了,等别人反应过来,皇帝早就换人了。 李亨这个人,看着冷,心里狠。 杨家的人要弄掉,杨国忠权力大,士兵们也恨他,李亨自己不动手,士兵们会去动手的,杨家一倒,外戚就没了,他手上一点血都不沾,贵妃其实跟权力中心没多大关系,她是李隆基心尖上的人,杀了杨国忠是砍掉胳膊,杀了贵妃就是挖心,李亨要的不是那个位置,他要的是他爹心里最后那点念想也断干净。 一个没了势力的老皇帝,什么都保不住,连最在乎的人也要被拿走,让你从里到外都垮掉。 杨家没了,军队就稳了,他爹退位了,他自己就顺理成章地“拯救了大唐”,新皇帝的光环就戴在自己头上了,你看这个局,杨国忠是个牺牲品,贵妃是那个代价,李隆基被扔下了,李亨把所有好处都拿了,自己一刀没出,拿了三份好处。 杨贵妃,很多人就记得她长得好看,风情万种,没人提她原来是寿王李瑁的老婆。 李瑁当年娶了她,两个人过得挺好的,结果这事让他爹李隆基知道了,李隆基动了心思,先是让贵妃出家当了道士,又说是要供奉女道士,把人弄进了宫里,朝廷里上上下下都懂是怎么回事,没人敢说话,这顶绿帽子就给寿王戴了一辈子。 马嵬坡那天,李隆基还让李瑁出来劝士兵们,想救贵妃,抢了儿子的老婆,出了事还让儿子去保她的命,这种话也说得出口。 李瑁一句话没说,就那么看着贵妃进了佛堂,再也没出来,他这种不说话,比骂出来还厉害,他什么都没做,就是最狠的反击。 这个局里,谁都跑不掉,李亨拿了权,李隆基心也碎了,李瑁什么都不要了,也没什么想要的了。 兵变完了,玄宗当了太上皇,被关在兴庆宫,什么事也不管,什么人也不理,直到做了那个梦,派人去挖坟,坟还是空的,没有骨头,没有尸身,就一个香囊,他抱着香囊坐了一天,不吃不喝,到那天他才想明白,他信了李亨,信了陈玄礼,信了那场所谓的“兵谏”,亲手把自己最亲的人送走了。 杨贵妃的命保不住,李隆基的权也守不住,最后什么都没剩下,一场空。 当皇帝最怕的就是这个,看着风光,江山在手,到头来连最重要的人都护不住,觉得自己什么都能控制,可到了马嵬坡那天,就剩一个选择了,要么杀,要么被杀。 陈玄礼在史书里是个忠臣,可他那天站在李隆基面前说“贼本尚在”,谁是那个“贼”,大家心里都清楚,李亨当了新皇帝,陈玄礼得了封赏,李隆基直接成了没实权的太上皇,这就是赶他爹下台的法子。 真相根本不是士兵杀了奸妃,就是一场宫廷政变,借着别人的手杀人,借着别人的刀拿皇位,贵妃的死是其中最关键的一步,李隆基倒台是权力交替的最后一道门,这么大一个局,没用刀没用枪,靠的就是一群人闭上嘴,一具尸体没人收。 历史这东西不骗人,电视剧里演的那些,儿子逼父亲,看着前妻去死,心腹反水,都是真的,马嵬坡那个空坟,就是个记号,那里面埋的不是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威信,是开元盛世的结束。 一个时代的结束,不是千军万马打过来,是家里人翻了脸,手底下的人反了水,李亨拿到了江山,代价是杀父夺位,李瑁守住了沉默,丢了尊严,李隆基保住了命,没了信任。 马嵬坡这场戏,谁都没能走出来,所有人都被困在了那个局里头。
大明最传奇的皇后:朱瞻基的第二任皇后、朱祁镇的生母孙皇后!大明王朝最为传奇的皇后
【2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