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赞]2008年,山东一大一新生背着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足足走了2000多公里来到学校报到,他告诉学校领导:“我没钱交学费,但你们让我上学的话,我可以给你们打工。”谁都没想到16年后,这个男子共资助了4200名学生,金额高达上千万! (信源:天眼新闻——刘秀祥:不忘教育初心 牢记育人使命) 2008 年的山东临沂大学校园里,一道特殊的身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一名皮肤黝黑的少年,左手拎着鼓鼓囊囊的编织袋,右手紧紧牵着一位神情漠然的老人。老人像个听话的孩子,乖乖跟在少年身后,这对反差强烈的老少组合,很快成了校园里的焦点。 这个少年叫刘秀祥,而被他牵在身边的,是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母亲。谁也没想到,这个带着母亲来上大学的年轻人,背后藏着一段足以让无数人落泪的人生经历。 刘秀祥的老家在贵州望谟县的偏远山村,命运从他四岁起就露出了狰狞的面目。父亲突然病故,母亲遭受巨大打击,精神彻底崩溃,患上了间歇性精神病,生活无法自理。家里的顶梁柱倒了,贫困如潮水般涌来,哥哥姐姐不堪重负,相继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讯。 十一岁的刘秀祥,一夜之间成了家里的 “大人”。破旧的老屋里,只剩下他和时而清醒、时而疯癫的母亲。别的孩子还在父母怀里撒娇、为玩具哭闹时,他已经开始学着给母亲洗脸梳头、洗衣做饭,扛起了养家的重担。 为了让自己和母亲活下去,刘秀祥白天上课,放学后就钻进山里挖药材,跑到废品站捡破烂,甚至跟着大人去工地抬钢筋。最艰难的时候,他连个遮风挡雨的地方都没有,只能带着母亲睡在四处漏风的猪圈里。可即便生活如此艰难,他从未放弃过学习。 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刘秀祥以全县第三名的成绩考上了当地最好的初级中学。可高昂的学费像一座大山,压得他喘不过气。无奈之下,他只能放弃,转而寻找能免费入学的民办中学。三年后,他又顺利考入高中,依旧带着母亲,一边打工一边求学。 高中的课业更加繁重,刘秀祥的时间被分割得支离破碎。白天上课,晚上去工地打工,常常要忙到凌晨才能休息。长期的营养不良和睡眠不足,让他的身体早已超负荷运转。一次在工地干活时,他突然眼前一黑,从脚手架上摔了下来,幸好有安全网保护,才捡回一条命。 命运的考验还在继续。高考前一周,长期透支的刘秀祥病倒了。他强撑着病体走进考场,最终因状态不佳,以六分之差落榜。得知成绩的那一刻,这个从未向苦难低头的少年,第一次陷入了绝望,甚至产生了轻生的念头。 就在他快要被黑暗吞噬时,一本旧日记拯救了他。翻到 2002 年 5 月 19 日自己写下的那句 “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回头一看,别人竟然没有脚”,刘秀祥瞬间清醒。他想起了还在等他照顾的母亲,想起了自己对父亲的承诺,重新燃起了斗志。 他决定复读,四处找学校收留。一所学校校长起初四次拒绝他,刘秀祥不甘心,在校长办公室外跪下,以真诚和决心打动对方。复读一年,他更拼命,将所有时间和精力投入学习与照顾母亲,似要把之前的苦再咬牙扛一遍。 2008年,刘秀祥考上山东临沂大学。大学期间,他同时打四五份工,维持自己和母亲生活,还抽时间学习,担任学生会和团委宣传部部长。尽管生活拮据,他仍不忘助人,一直默默资助初中时认识的三个贫困学生,给他们寄钱、鼓励读书,后来其中两人考上大学。 2012 年大学毕业,北京、西安的多家企业向刘秀祥伸出橄榄枝。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留在大城市时,他却做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决定 —— 回到贵州望谟老家,当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 以前的他,最讨厌向别人提起自己的身世。可如今,他却一次次站在讲台上,把自己的经历讲给学生听,用亲身经历告诉孩子们:“再难的日子,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熬过去;再黑暗的角落,只要心中有梦想,就一定能等到曙光。” 从带母亲睡猪圈、捡废品为生的少年,到带领上千贫困学子走出大山的人民教师,刘秀祥用人生书写 “逆天改命” 的励志传奇。他曾在黑暗中独行,如今成了别人的光,用行动诠释:真正的强者,不是被命运眷顾之人,而是在苦难中向阳而生、用力量温暖他人之人。
[中国赞]2008年,山东一大一新生背着自己患有精神病的母亲,足足走了2000多
韫晓生
2025-10-11 14:55:21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