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终于醒了?都以为俄罗斯背后站着的是伊朗、朝鲜,谁能想到,真正撑住俄罗斯的,反而是那个一言不发、一弹未给的中国。 说实话,这几年俄乌冲突打得火热,大家的目光都盯着伊朗和朝鲜那边,总觉得俄罗斯的弹药和导弹多半是从这些老伙计那儿来的。伊朗的无人机,朝鲜的炮弹,这些东西确实给前线添了不少麻烦。可要是深挖俄罗斯怎么扛住西方制裁的压力,你会发现,真正让它喘过气来的不是这些军火交易,而是能源出口的大盘子。俄罗斯的经济命脉就是石油天然气,战前欧洲是头号买家,占了原油出口的近一半,天然气也差不多。可一冲突爆发,欧盟直接翻脸,原油进口从29%掉到2%,天然气直线腰斩到12%。这下俄罗斯的财政链条差点断掉,前线开销都成问题。结果呢,中国这边不声不响地接住了这根救命稻草,没给一发子弹,却用实打实的能源采购稳住了大局。 你看数据就清楚了。2023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原油就破了1亿吨,2024年还涨到1.0847亿吨,占中国总进口的19.6%。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直言,这部分出口占了俄总量的45%到50%,正好补上欧洲人留下的空洞。2025年上半年,俄罗斯原油出口总量4.3百万桶每天,比2024年同期略降,但对中国的比例稳稳的47%。中国成了最大买家,印度一度跟风抢货,每天超200万桶,可一遇美国施压,2025年9月就跌到16.8%,每天只剩120万桶。这种不靠谱的合作,顶多是临时解渴,中国这边的节奏完全不一样。即便8月单月进口小降,整体还涨了近5%,交易额57亿欧元。俄罗斯的能源钱袋子就这样被中国兜住了,没这些资金,军费和重建哪来着? 天然气这块儿更稳当。中俄东线管道,也就是Power of Siberia 1号,从2019年通气后就没停过。到2024年11月,总量超780亿立方米,2024年全年管道气310亿立方米,液化天然气额外860万吨,总当量450多亿立方米,比前一年多50亿。2025年计划满负荷380亿立方米,够1.3亿户家庭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老总米勒说,今年就能提前达标。加上远东线路,从萨哈林岛走,2027年投运后每年100亿立方米。这不是短期买卖,而是长线布局。亚马尔LNG项目,中国企业不光买气,还帮着建,模块国产化率从15%提到45%,拉动50多亿美元设备出口。全链条合作,比单纯的军援靠谱多了。 结算方式也聪明。西方把俄罗斯踢出SWIFT,想卡住钱流,中俄早有备。2023年油气贸易40%用本币,人民币卢布兑换量翻三倍,到2025年超90%。俄罗斯卖油气收钱,直接换中国机电设备、电子产品,正好是它缺的货。形成了闭环,俄罗斯用这些钱买战备物资,中国企业也赚得盆满钵满。贸易总额2024年2450亿美元,比2020年翻倍。双边贸易本币结算率高,避开了美元欧元波动。俄罗斯能源出口版图彻底东移,欧洲的空白被中国精准填上,长远供应靠管道网锁死。这套操作,让俄罗斯在制裁下还能维持财政平衡,前线不至于断炊。 乌克兰那边终于看清了。基辅的情报机构盯着贸易数据,早就在抱怨中国能源采购间接养着俄罗斯的战争机器。2023年10月,乌克兰就把三家中国油气公司列上黑名单,指责它们赞助入侵。泽连斯基公开说,中国忘了对乌克兰的承诺,转头支持普京。2025年4月,乌克兰制裁三家中国企业,称它们帮俄罗斯造伊斯坎德尔导弹。情报显示,中国出口的机床和微电子占俄罗斯进口的70%和90%。泽连斯基还指责中国提供卫星数据给俄罗斯军方,虽然后者否认,但乌克兰抓到中国公民在俄方打仗,这事儿闹得沸沸扬扬。 2025年9月,乌克兰报告说,北京的能源进口直接资助战事,呼吁国际施压。说白了,乌克兰醒悟了,以前总盯着伊朗朝鲜的军火,现在才知道,能源贸易才是俄罗斯的命根子。中国没直接参战,却用经济杠杆让冲突拖下去。这不光是钱的问题,还牵扯全球供应链,乌克兰的能源系统被俄军反复打击,2024-2025冬天的电力短缺就够呛,现在还得防着中国间接帮忙。 2025年,中俄能源贸易继续升温。俄罗斯计划油气LNG对华出口都增,诺瓦克说要维持收入。1月,中国进口俄化石燃料涨8%,原油16%。4月,中国买了47%俄原油,收入3.7亿欧元。6月,原油占中国进口64%,3.5亿欧元。7月,66%,4.1亿欧元。中国是俄五大进口国中头号,占42%。煤炭也一样,中国买了44%。俄罗斯煤炭出口滑坡,但对华稳。俄罗斯转向亚洲,印度37%、土耳其6%、欧盟也剩6%。可这些加起来,不如中国一人顶半边天。乌克兰的导弹和无人机反击,让俄罗斯本土气荒,进口亚洲汽油,这反过来推高了对华依赖。
俄罗斯通过土耳其向基辅传话:若未来一周内,若乌克兰未停止对俄罗斯能源设施的袭击,
【43评论】【2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