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亏跑得快!”10月10日报道,青岛一大叔挖水沟,一铲子下去,竟然从土里钻出来一条“大长虫”,还有一窝尖头毒蛇,蛇身上五彩斑斓,头部成尖角形状,确定是毒蛇!专家表示:系本地红脖颈槽蛇,虽然是毒蛇,但毒性不是很强![舔屏] 青岛一位大叔在田地里挖水沟时,意外挖出一窝红脖颈槽蛇,这种蛇已被列入国家“三有”保护动物名录,擅自捕杀可能面临法律处罚。 大叔在挖到半米深时,铁锹触碰到一条成年蛇,这条蛇直径约5—6厘米,身体呈红褐色,脖颈部有明显红色斑块,头部呈三角形,受惊后,蛇迅速从土坑中爬出,坑内还有数条幼蛇。 大叔拍摄视频后发到网上求助,有人称这是“野鸡脖子”,民间认为有毒性,专家随后确认为红脖颈槽蛇,属于后沟牙毒蛇,毒腺位于口腔后部。 这种蛇的毒液需要通过咀嚼动作才能注入,且毒性相对较弱,通常不会主动攻击人,但部分网友质疑“毒性较弱”的说法,认为只要有毒就应该警惕,被咬后可能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症状,建议及时就医。 红脖颈槽蛇在山东沿海地区分布较广,主要栖息在农田、山坡和水域附近,它们以蛙类、小型啮齿动物为食,在控制农田鼠害方面发挥作用。 红脖颈槽蛇属于“三有”保护动物,即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非法捕杀一条可处2000—10000元罚款。 如果涉及多条或情节严重,可能构成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面临刑事处罚,2021年,烟台一男子因捕杀7条红脖颈槽蛇,被判处有期徒刑六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3000元。 这起事件引发讨论的核心在于,有毒动物与法律保护的双重属性,一方面要保护人身安全,另一方面要遵守野生动物保护法规。 实际处理建议是,发现蛇类后保持2米以上距离,不要试图驱赶或攻击,可以拍照记录后联系当地林业部门或野生动物救助站,由专业人员处理。 青岛大叔的做法值得参考,发现后立即后退,保持安全距离,拍摄视频求助,没有采取驱赶或击打行为,这既避免了被咬伤的风险,也没有触犯法律。 网友热评: “青岛大叔这波操作太刺激了!挖个水沟直接挖出个'蛇窝',还是带毒的!幸亏没被咬,不然得吓出心脏病!” “专家说毒性不强?可那蛇脑袋尖尖的,看着就像电视剧里的毒蛇!还是离远点吧,宁可信其有!” “现在挖地都这么危险了?以后干农活得先请个'探蛇师'啊!” “红脖颈槽蛇?这不就是'野鸡脖子'吗?小时候听老人说这种蛇会追人,被咬了会流血不止,吓得我田都不敢下!” “法律还管蛇?难怪网上总说'三有动物碰不得',这大叔运气真好,没被罚款!” “建议青岛农村家家户户发个'蛇类图鉴',挖水沟前先对照着看!” 如果挖水沟时真遇到毒蛇,你会选择悄悄溜走,还是拍照发网上求鉴定?评论区晒出你的'防蛇攻略'! 信源:纵览新闻
“幸亏跑得快!”10月10日报道,青岛一大叔挖水沟,一铲子下去,竟然从土里钻出来
风景繁华
2025-10-11 11:51:02
0
阅读: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