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就在刚刚,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收费标准看得人眼花缭乱,不是简单收一笔钱就完事,要是船舶是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就按净吨算钱,每一吨就要交50美元。 要是船是中国造的,就按两个标准里高的那个收,要么按每吨18美元,要么按每个卸货的集装箱120美元算。 另外,所有汽车运输船不管其他情况,每吨都得交14美元,最关键的是,钱得在到港前三天交,还得通过美国财政部的专门平台付。 没交钱或者凭证不全,船根本不让装卸货物,只能在港口外耗着。 不过这里面藏着个明显的私心,液化天然气运输船能豁免这笔费用,这可不是偶然,美国自己的液化天然气出口,九成用的都是中国造的船。 真要是收了费,能源企业的成本得涨一大截,澳大利亚和卡塔尔正盯着抢市场呢,美国可不敢冒这个险。 这种挑着豁免的做法,把所谓的“公平”说得一文不值。 美国这招看似针对中国,其实是自己慌了神,中国造船业早就不是当年的水平了,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船都是中国造,连续十五年在造船数量、载重吨、产值这三项关键指标上都是世界第一。 反观美国,连符合国际标准的液化天然气船都造不出来,本土船厂产能落后,去年搞了个扶持法案也没见起色,只能靠收费这种手段来挤走中国船舶,给自家船厂腾地方。 可这费用一收,最先受不了的是美国本土行业,港口要是因为缴费问题卡住船舶,供应链就得乱套,老百姓买东西又得涨价。 中国这边早有准备,不是只能被动挨打的,国务院之前已经修订了国际海运条例,加了反制条款,要是美国真敢歧视性收费,中国也能对美国船舶采取一样的措施。 船公司们也在调整策略,把一些中国造的大型集装箱船调到亚欧航线,跑美国的航线就租韩国造的船,尽量避开额外支出。 还有的公司开始收运费附加费,把部分成本转移出去,毕竟不能自己硬扛。 更长远的应对藏在产业升级里,现在中国船厂已经在造甲醇动力的环保船舶了,这种船在国际上很受欢迎,能靠技术优势打开更多市场。 同时也在拓展一带一路沿线的业务,上半年对东南亚的造船出口就涨了不少,就算美国市场受点影响,其他地方的增长也能补上来。 中欧班列也能帮上忙,铁路运输量涨得很快,不少货物开始走陆海联运,不用只盯着海运。 说到底,美国这是典型的霸权思维,自己产业不行就想靠行政手段打压别人,可现在的全球航运市场早就你中有我,中国造船业的地位不是靠一两项收费就能撼动的。 反而美国这么一闹,倒逼着中国企业加快转型,拓展更多市场,从长远看未必是坏事。 要是美国真把中国船逼走了,最后承担高成本、面对缺货的,还是美国自己的企业和老百姓。 参考资料:环球时报《美对中国船舶收费中方对美同时实施》
最近一位美国网友说,你中国凭什么要求我们美国撤回境外核武部署?我们有这个能力部署
【12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