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不取消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那中国就没必要和美国进行什么贸易谈判了

凌余阵兮 2025-10-10 14:40:00

如果美国不取消对中国船舶征收港口费的措施,那中国就没必要和美国进行什么贸易谈判了,因为在没有美国的几千年里,中国曾几度雄霸世界! 美国这波操作真是把单边主义玩到了极致!10 月 3 号美国海关公布的港口费细则,明摆着就是针对中国船舶的歧视性打压,新华社当天就转发了商务部的严正表态:这是滥用 301 调查手段,严重破坏多边贸易体制,中方坚决反对! 要是这破措施不取消,贸易谈判压根没必要谈 —— 别以为中国离了美国不行,咱有全球第一的造船实力撑着,更有法律和国际社会的支持,底气足得很! 先说说美国这收费有多荒唐,官方报道把猫腻扒得清清楚楚。他们搞了套 “层层加码” 的收费标准,专挑中国下手:中国拥有或运营的船,每净吨收 50 美元,往后四年逐年涨到 140 美元。 中国造的船更狠,按每净吨 18 美元和每个集装箱 120 美元 “就高收费”,2028 年要飙到 250 美元一个集装箱;连外国造的汽车运输船都得每净吨交 14 美元,唯独液化天然气船能豁免。 更霸道的是,船没到港就得提前三天在他们财政部的 Pay.gov 平台交钱,不交就不让装卸、不放行,这哪是收费,分明是赤裸裸的 “港口勒索”! 美国嘴上喊着 “重振造船业”,纯属自欺欺人,商务部早就点破了,这招根本没用 —— 美国造船成本比中国高 60%,交货周期要 5 年,就算逼船东转单,也没人愿意当冤大头。 更讽刺的是,美国自己人都强烈反对:美国商会直接写信说,这措施救不了本土造船业,反而会让美国消费者和企业买单;国际航运公会也警告,这会砸了美国的竞争力。 世界航运理事会算过一笔账,这费用一收,每个集装箱成本得涨 600 到 800 美元,美国消费者每年得多掏 300 亿美元 “额外税负”,通胀压力只会更猛。 宁波海关的报告更直接:美国小港口得被抛弃,农产品和能源运不出去,港口工人得丢工作,纯属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别以为这招能卡中国的脖子,咱造船业的硬实力摆在这,根本不怕,中国船舶工业协会的数据显示,2023 年咱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手持订单量全占世界一半以上,新接订单更是高达 66.6%,出口占比超 90%。 现在船企订单都排到 2028 年了,扬子江船业手持订单价值 160.8 亿美元,大连中远海运川崎的船坞排期都满了,根本不愁没生意。 就算少了美国港口,影响也微乎其微 ——2024 年中资远洋船舶也就 13% 停靠过美国港口,一带一路的欧洲、东南亚航线早就成了主力,生意照样红火。 美方更没想到,他们的措施还得罪了全球航运业,按细则,只要船公司中国造船舶占比超 50% 就得交费,法国达飞、德国赫伯罗特这些巨头都得受牵连。 现在 PA 联盟、GEMINI 联盟都开始停掉部分美线,调配船舶避开中国造的船,美国港口的运力马上要告急。 这哪是打压中国,分明是搅乱全球供应链,国际社会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美国在 WTO 都快站不住脚了。 中国的反制早就不是空话,法律武器早备得妥妥的,3 月份国务院就明确了《反外国制裁法》的实施细则,外国搞歧视性限制,咱能直接查封财产、限制交易。 外交部发言人林剑早就放话了,中方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捍卫权益,不会让美国的霸凌得逞。现在商务部正联合欧盟、日韩这些利益相关方,准备在 WTO 框架下起诉美国,告他们违反国际贸易规则。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之前美国搞单边制裁吃的亏还少吗? 有人问中国为啥这么硬气?看看现实就知道,咱靠的是实打实的产业实力,2023 年造船产能利用指数都快到历史峰值了,绿色化、智能化升级一直在加速,大型 LNG 船、集装箱船的交付期全在掌控中。 以前没美国的时候,中国靠丝绸之路把生意做遍欧亚;现在有全球一半的造船订单,220 多个贸易伙伴,美国根本不是唯一选项。 要是美国真铁了心不收手,贸易谈判趁早别谈,谈得再好听,转头就搞小动作,这种没诚意的沟通纯粹浪费时间。 中国的发展从来不是靠谁恩赐,现在有造船业的硬实力、法律的硬支撑、国际社会的软支持,就算不跟美国做生意,照样能活得风生水起。 商务部早就把话挑明了,密切关注动向,必要时一定反制。美国别太把自己当回事,真逼急了,咱有的是办法应对。 国际规则不是美国的玩具,霸凌行径迟早反噬自己 —— 你讲规矩,咱就坐下来谈;你耍无赖,咱就怼回去,就这么简单! 参考资料: 中国政府网《李强签署国务院令 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海运条例〉的决定》 第一财经《美国对华船舶加征港口费:船企成本激增,中国如何反制》

0 阅读:58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