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年就从日本手里收复了台湾省,我们现在和台湾省要解决的是内务问题。 在台湾海峡这场复杂的棋局里,真正的战场或许并不在于船舰炮火,而在于唇枪舌战,别小看一个词的力量,近年来北京反复强调的“统一”,而非人们常说的“收复”,背后藏着的是一套精密的战略逻辑,关乎法理、外交和人心。 这不仅仅是咬文嚼字,坚持讲“统一”,是因为在官方叙事中,台湾的主权归属问题早在1945年就画上了句号,根据《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被日本殖民了数十年的台湾回到了中国怀抱,法律手续已经走完,所以后来1949年发生的事,被看作是尚未结束的内战所遗留的治理难题,是同一个国家屋檐下的暂时分治,而不是领土被人抢走了。 一旦理解了这个前提,就会发现“收复”这个词用起来有多别扭,它暗示着主权一度丢失,现在要重新夺回来,这无形中就掉进了语言陷阱,等于默认了1945年的回归不算数,“统一”则完全不同,它的意思是,把一个完整国家里暂时分离的两块地方重新并到一起,这种精确的用词,直接堵死了“台湾地位未定论”的口子,为之后的一切行动都铺好了法理的基石。 在国际舞台上,这套话语更像是一面坚固的盾牌,把这件事框定为“统一”,就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这是我们家的“内部事务”,这道防火墙,专门用来抵御那些想插手的外力,一些西方媒体总喜欢用“中国和台湾”这种并列表述,他们想干嘛?就是要把水搅浑,把一个国家内部的分歧,渲染成两个国家之间的争端,好为自己的干预找借口。 美国和日本等国,显然不希望看到中国走向完整,它们需要把台湾当作一个战略“棋子”,来卡住“第一岛链”的咽喉,而“家务事”这一定性,就是釜底抽薪,从道义和法理上剥夺了外部干涉的合法性,看看乌克兰的遭遇就知道,这套话语体系,不仅是宣示主张,更是一道避免悲剧的战略护栏。 这场话语权的争夺,要落在人心的归属上,尤其是在台湾岛内,民进党当局通过修改教科书,确实在年轻一代中造成了某种“文化断层”,有些年轻人甚至不知道哪吒是谁,对“炎黄子孙”这样的概念感到陌生,岛内甚至出现了一些亲近前殖民者的奇怪情绪,这些现象背后,正是历史记忆的混战,厘清词语的脉络,就是要帮助岛内民众,特别是年轻人,重新认识那段被殖民的历史,理解两岸血脉相连的根源,许多台湾人的祖籍就在福建、广东,这是割不断的纽带。 大陆在展示日益悬殊的军事实力作为一种现实警醒的同时,也在努力传递一个信息:统一的目标是“家人团聚”,是“修复一段历史”,而不是“炸掉一座岛”,这既是现实的考量,也是情感的召唤,最终是为了赢得这场围绕身份认同的心理战。 以上信息来源于厦门广电网 《国台办:抗战胜利时已彻底解决台湾地位问题》
关于台湾省以后不要说收复了,也不要说回归了。因为根据我们的法律要求,我们1945
是逸屹呀
2025-10-10 14:30:08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