戈尔巴乔夫对中国还算不错,1987年中苏边界谈判,苏联做了对中国最有利的让步,600多个岛的归属得以明确。 1986年7月,符拉迪沃斯托克的演讲台上。戈尔巴乔夫拿起话筒,提及中苏边界问题。“愿按主航道中心线划两江界线”,话音落地。这句话,打破了中苏边界谈判多年的僵局。 六百多岛屿的归属争议,自此出现转机。 十九世纪中叶,黑龙江与乌苏里江流域。沙俄通过不平等条约,划走大片土地。界线标注模糊,数百岛屿归属成谜。苏联成立后,延续原有主张,争议未停。五十年代中苏关系缓和,却没解决核心问题。 六十年代,中苏关系走向紧张。边境摩擦不断,军力对峙升级。苏联坚持界线在中方河岸,中国主张主航道。1969年珍宝岛冲突,让局势更趋严峻。后续谈判多次启动,都因立场分歧无果而终。 七十年代,谈判断断续续。苏联国内保守派反对让步,态度强硬。中国坚持维护主权,寸步不让。七百多个岛屿,多数虽小却有战略价值。控制岛屿,意味着掌控航道与资源。 1985年,戈尔巴乔夫出任苏联领导人。面对国内经济困境与外部压力,调整外交策略。他希望缓和国际关系,改善中苏关系。1986年的符拉迪沃斯托克讲话,便是重要一步。 主动提及主航道原则,是苏联立场的关键转变。 此前苏联从未认可主航道中心线划分。戈尔巴乔夫的表态,相当于承认中国长期主张。中国外交部迅速回应,欢迎这一积极信号。谈判准备工作加速,双方开始接触沟通。 戈尔巴乔夫的推动,让停滞的谈判得以重启。 他力排国内保守派反对,坚持推进缓和。既为缓解边境压力,也为争取中国理解。1987年2月,副外长级谈判在莫斯科开启。苏联代表团携带地图档案,配合协商。按主航道原则,多数岛屿归属逐渐明确。 谈判从莫斯科延伸到北京,细节不断敲定。戈尔巴乔夫的外交灵活,为进程提速。1991年5月,中苏签订东段边界协定。六百多岛屿的归属,正式写入文件。这背后,离不开他当初释放的缓和信号。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续推进后续谈判。2004年解决黑瞎子岛问题,2008年协议生效。中苏(俄)边界问题彻底解决,边境归于安宁。 回望这一过程,戈尔巴乔夫的1986年讲话。是打破僵局的关键,推动了争议的最终化解。 如今,黑龙江与乌苏里江航道畅通。两岸经贸往来频繁,人员交流密切。曾经的争议岛屿,成了和平的见证。戈尔巴乔夫虽因苏联解体有争议。但在中苏边界问题上,他的推动作用值得提及。 信源:中国与沙俄、苏联领土争端的血泪史——粤小明
苏联为什么没斗过美国?说到底,苏联不是单纯败给了美国,实际上,苏联的失败,很大
【3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