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号,特朗普本月底的亚洲访问行程已经基本公布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关注点是,特

修竹崽史册 2025-10-10 13:34:58

10月9号,特朗普本月底的亚洲访问行程已经基本公布了。很有意思的一个关注点是,特朗普决定出席在马来西亚召开的东盟峰会;但却决定不出席韩国的APEC峰会,只会在韩国与中、韩双边会见之后,就立马离开。那么对于这两个亚洲地区非常重要的多边机制,特朗普的态度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天壤之别呢?   美国历届总统的亚洲出访往往都是精挑细选,但特朗普这样精准地在东盟和亚太经济之间做出强烈区分,倒是比较罕见。   东盟以东南亚为轴心,强调区域国家的包容和合作,美国参与其中,更多是维护作为“外部大国”的存在感,对东南亚发出持续关注的信号。   而亚太经合,无论是参与国家层级还是议题范围,都更偏向区域性一体化,甚至在某些议题上让美国逐步感受到“群体约束”的味道。   这种多边环境下,特朗普执政时期一向对涉及美国自主性的机制心存戒备。   特朗普时代的团队擅长对冲和分化,东盟峰会本身就为美国提供了一个可以与多方分别博弈的平台。   东南亚很多国家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东盟机制环境下美方可以在未被广泛制约的情况下推动地区小多边合作,也便于在涉及南海、贸易、安全议题等关键领域发力。   而亚太经合一直以来都倾向于推动共识,强调区域经济融合,这某种程度上和特朗普倡导的“美国优先”理念存在天然冲突。   特朗普此番选择并非单纯的“远交近攻”式外交,而是更深层的利益算计,他决定参加东盟峰会,一方面是在中美竞争格局下对东南亚这个地缘要冲释放“美国没有撤退”的强烈信号。   另一方面也在继续强化对“全球南方”国家的话语权布局,尤其是马来西亚当前在区域金融、数字经济等领域活跃,美方正好可以借这个平台延伸自身影响力。   韩方作为本届东道主,在区域经济合作框架中极力扮演桥梁角色,然而在特朗普时代,美方对于一些诸如贸易规则、技术标准等议题持坚决自主立场。   亚太经合的合作广度和深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美国单边调控的空间。   特朗普团队直接选择在韩举行双边会谈后“走人”,更像是一次有意为之的政策信号,强调的是双边优先、议题选择的自主权,而非在多边场合被“集体规则”约束。   这种操作实际上也很符合特朗普的个人风格,他习惯于将国际关系看作是一场生意谈判,讨价还价、灵活变通、但绝不会被动接受对自己不利的安排。   在他看来,只要能安排时间和韩国、中国进行关切领域的高层会谈,完全没必要在多边场合坐在台下“消耗资源”。 毕竟多边机制很难带来直接、快速的成果,更别说东盟峰会与亚太经合之上一些宏观议题尚未达成美方想要的“定制化共识”。   东盟峰会涵盖的是区域治理、安全、基础设施,以及与中国在南海、经贸等战略地带的较量。   而亚太经合更注重贸易投资、数字转型、绿色经济等领域,特朗普对于后者并不热心,因为这些领域往往需要美国接受更多多边规则约束,正好和他此前不断强调对外经贸“美国要主动把握话语权”、减少“被占便宜”的态度如出一辙。   特朗普的亚洲行程安排,其实暗藏着对未来美国地区战略的某种趋势揭示,随着多极化背景下亚洲国家自主性增强,美国今后在亚太多边平台上的领导力恐将面临越来越多挑战。   面对不同的多边机制,特朗普用实际行动告诉外界:哪种机制更有利于“美国利益主导”,美国就会给更高的优先级。   对于这次特朗普的“权衡之旅”,你怎么看? 信息来源:环球网《马来西亚总理披露:特朗普10月将赴马参加东盟峰会,普京正“认真考虑”》

0 阅读:90

猜你喜欢

修竹崽史册

修竹崽史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