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

小耗耗 2025-10-10 12:52:59

就在刚刚 美国正式宣布 从10月14日起,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宣布:美国将对中国拥有、运营或建造的船舶征收额外费用。 这笔账算下来让人震惊。一艘由中国公司拥有或运营的船舶,每净吨就得缴纳50美元。若是一艘净吨位约60,000的13,000标准箱集装箱船,单次靠港就要支付高达300万美元。 到了2028年,这个数字将飙升至840万美元。 就连非中国船东运营的中国造船舶也难逃此劫。同样的船,按每集装箱120美元计算,首次靠港就得支付156万美元。美国海关划下硬杠——船舶必须在抵美前通过Pay.gov系统完成缴费,否则别想装卸货物。 全球航运版图震荡 美国此举看似针对中国,实则冲击了全球航运命脉。中国船厂手握全球74%的新船订单,集装箱船领域更是占据90%的市场份额。 没有任何一家大型航运公司能完全避开中国制造的船舶。 Alphaliner测算指出,这项政策每年将为全球前十大班轮公司增添32亿美元的额外成本。中远海运与其旗下的OOCL承受了近一半的冲击,预计需承担15.3亿美元。 以星航运、ONE和达飞集团也分别面临5.1亿、3.63亿和3.35亿美元的支出。 这场风暴最终将席卷普通消费者。中国船东协会专家直言,新收费相当于对中美贸易额外加征4%的关税。美国民众购买的每一件中国商品,都可能因此涨价。 精准打击背后的真实意图 仔细审视豁免名单,液化天然气运输船独善其身。这绝非偶然——美国目前根本没有自家船厂建造的LNG运输船。 最后一批由美国船厂建造的LNG运输船早在1980年投用,并在2021年报废。 保护主义的面目再清晰不过。美国嘴上喊着公平竞争,行动却在构筑贸易高墙。他们一边对中国船舶课以重税,一边为自家薄弱产业悄悄留后门。 中国的反击与全球供应链的未来 中国已在法律层面构筑防线。9月底修订的《国际海运条例》明确规定,对采取歧视性措施国家的船舶,可收取特别费用或禁止其进出中国港口。 一场针锋相对的较量已然开启。 航运公司们早已行动。中远海运启动了“船队优化计划”,将20艘中国造大型集装箱船调离美国航线,转战亚欧市场。马士基和赫伯罗特因船队结构优势,受到的冲击远小于竞争对手。 这场博弈没有赢家。美国港口已出现“大船绕行、小船拥挤”的征兆。洛杉矶港10月吞吐量预计骤降12%。 美国农产品出口的60%依赖海运,成本上升将直接挤压农场主的利润空间。 征收港口费、对货物的装卸设备加征关税等措施损人害己,既推高了全球的海运成本,扰乱了全球产供链的稳定,也会增加美国国内的通胀压力。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93

猜你喜欢

小耗耗

小耗耗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