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寿的一对元帅夫妻是谁?当属刘伯承夫妇。刘伯承在1986年逝世,享年94岁,他是最高寿的元帅。刘伯承的夫人汪荣华在2008年逝世,享年92岁。夫妻俩都活了90多岁,居十大元帅夫妻之首。 在甘肃成县曲子镇的秋风里,一对红军战士的婚礼简单得近乎简陋。 没有鲜花点缀,没有酒宴招待,只有随身带着爬雪山过草地的行李,和战友们发自内心的祝福。 天上的月亮照着他们,像是给这对新人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光,这就是1936年刘帅和汪荣华结为伴侣的场景。 汪荣华走上革命道路时才14岁。她老家在安徽六安的郝家集,家里是种地的农户,一年到头辛苦劳作也难吃饱饭。 受姑父的影响,1931年红军回到皖西时,她立刻和同村女友报名。 当时负责挑选的干部问了她年龄、家庭成分这些问题,看她长得壮实,最终点了头。 成为红军战士的那天晚上,她兴奋得睡不着觉,翻来覆去琢磨着自己终于能像姑父那样为穷人做事了。 也就是在红军队伍里,汪荣华遇见了刘伯承。 1935年懋功会师时,她在红四方面军总参谋部工作,第一次见到这位戴眼镜的总参谋长。 后来行军路上碰面的机会多了,她要是掉队,刘伯承会停下来鼓励她。 军务再忙,刘伯承也会抽时间教她学文化、讲历史。 战士们都夸刘伯承能征善战,品性也好,汪荣华渐渐对这位学识渊博又平易近人的指挥员生出了敬重。 当刘伯承提出结婚时,她起初有些顾虑,觉得两人在经历和学识上差距太大。 但刘伯承说他们是志同道合的革命者,有着共同的目标,这份诚恳打消了她的犹豫。 只是当时刘伯承正因反对错误路线被调去红军大学,婚礼才耽搁下来。 直到第三次走出草地,在即将迎来三大主力会师的欢乐气氛里,两人才在曲子镇完成了婚礼。 刘帅早年在护国战争时就失去了右眼,后来左眼也时常出问题。 有一次左眼看不清东西,军医说喝白糖水能缓解,可当时白糖要5元钱一两,在封锁区里算是稀罕物,他立刻说喝不起,坚持用白开水代替。 新中国成立后他筹建军事学院,一家8口挤在二层小楼里。 营房部门趁他去北京开会加盖了两间平房,他回来后脸色沉了下来,说自己住小楼已经比老百姓强多了,不能搞特殊,最后把新房分给了工作人员。 他的沙发套洗得发白还带着补丁,做便服也只肯用便宜结实的蓝卡其布。 汪荣华和刘伯承在持家上有着一样的坚持,她跟着刘伯承走过无数艰苦岁月,从来没有抱怨过生活清苦。 解放军报评价她生活俭朴,对子女和身边人要求严格,一辈子都保持着老红军的本色。 夫妻俩对孩子的教育更是不含糊。 儿子刘太行到了上学年龄,刘伯承特意把他送到20公里外的普通学校,和老乡的孩子一起上课,吃杂粮穿粗布,学校里没人知道他是元帅的儿子,女儿刘弥群上大学时要去农村参加社教,刘伯承也特别支持。 在十大元帅夫妻里,罗荣桓元帅61岁就去世了,夫人活了89岁;陈毅元帅71岁逝世,夫人54岁就走了,就算是活到90岁的朱老总,夫人康克清也只活到81岁。 聂荣臻元帅活到93岁,妻子享年86岁,离他们夫妇的寿数还有差距。 有人统计过,1614名开国将帅里,百岁老人只有72位,比例不到5%,而刘帅夫妇都接近百岁,实在是难得。 刘帅1986年离开人世,汪荣华独自走过了22年,2008年她逝世后,两人的骨灰一起安葬在河北涉县将军岭。
陈云晚年回忆说,遵义会议上有两个人反对毛主席。一个是凯丰,他反对最坚决,态度最明
【1评论】【4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