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都盯着中美贸易这场耐力赛下注,有人说美国靠美元霸权能撑到最后,有人赌中国凭制造业家底先稳住,可真凑近了看,这局面拧巴得让人费解。 中国车间里的智能手机、家电零件、新能源组件堆得能到天花板,美国超市货架缺便宜货,银行里的美元也不少,可这钱和货就是凑不到一块儿,中国赚不着该赚的钱,美国也买不到划算的货。 可真往深了扒,美国的 “钱” 压根不是想买就能买,全被自己的政治操弄捆住了手脚。 前几年加征的关税到现在还没取消,2024 年中美货物贸易里,中国对美出口的机电设备占了 41.6%,纺织品占了 9.4%,这些老百姓日常用的东西,关税一涨就是 10% 甚至 25%。 美国进口商一算账,进一批中国笔记本电脑比以前贵了近三成,要么把价格转嫁给消费者,可通胀下美国人兜里也紧,根本卖不动; 要么逼着中国厂家压价,咱们的厂子利润薄得像纸,干脆少接单,库存自然堆下来了。 更可笑的是美国还喊着 “脱钩断链”,撺掇企业去东南亚建厂,可东南亚的工厂里,从电路板到螺丝还是中国产的,最后组装出来的货,成本比直接从中国进还高,这不等于绕着圈子给自个儿加成本吗?你说这算哪门子的 “有钱”? 再看中国这边,“货多” 的背后全是无奈。咱们的制造业根基摆这儿,2024 年光对美出口就有 5246 亿美元,可赚钱的门路早被美国堵了不少。 就说新能源汽车,中国车的性价比全球拔尖,可美国出台的法案直接把没在本土生产的车排除在补贴外,咱们的车想进去就得砸钱建厂,折腾半天利润全缩水了。 低端货更惨,美国超市要便宜货,可关税把价格抬上去了,进口商玩命压价,中国厂子要么赔本赚吆喝,要么只能把货堆在仓库里。 但咱也没坐以待毙,去年咱们对 RCEP 自贸伙伴的出口增速就有 7.6%,比对美出口增速高不少,等于把美国市场的缺口,用其他朋友圈补了回来,只是短期内还得扛着利润压缩的阵痛。 说到底,这哪是什么 “钱和货的平行线”,分明是美国用政治手段硬生生把市场规律掰弯了。美元是多,可被关税和通胀稀释得没了购买力; 中国货是足,可被人为设了一道又一道门槛。这场僵局拼的从来不是谁的钱更多、货更足,而是谁的产业链更有韧性,谁的政策更接地气。 中国一边扩自贸朋友圈,一边搞内循环、攻核心技术,早晚能把高端货的门槛砸开;美国却在这儿自己跟自己较劲,关税降不下来,通胀压不住,企业怨声载道。 现在看,那些赌 “谁先撑不住” 的人压根没看透,中国从来不是死磕美国市场,而是在全球找生路; 美国的美元霸权再横,也架不住自己乱拆产业链的台。这盘棋到最后,输的肯定是那些以为能靠霸权打破市场规律的人,你说是不是这个理?
全世界都盯着中美贸易这场耐力赛下注,有人说美国靠美元霸权能撑到最后,有人赌中国凭
探修説
2025-10-10 12:36:25
0
阅读: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