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新四军战士李福兴在打扫战场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名鬼子尸体上有一把枪,正当李福兴过去收缴枪支时,突然这名鬼子居然活了,还一口咬住李福兴的手,准备拔枪。 那一刻,时间仿佛凝固了。李福兴的指尖刚触到冰凉的枪管,眼前“尸体”猛然睁眼,染血的牙齿狠狠咬进他的右手虎口,另一只手同时摸向腰间的盒子枪。 剧痛中,李福兴能清晰听见自己腕骨被咬得咯吱作响,而更致命的是敌人拔枪时金属摩擦的声响——生死一线间,16岁的少年新四军迎来了人生中最漫长的几秒。 这场惊心动魄的搏斗发生在1945年12月的江苏高邮。此时日本天皇已宣布投降,但盘踞在高邮的日军第90旅团仍负隅顽抗,新四军不得不发起高邮战役,这也是中国战场对日最后一战。 李福兴所在的57团刚经历一场恶战,战场硝烟未散,他和战友们奉命清理残敌、收缴武器。谁也没想到,一具看似僵硬的“尸体”竟成了隐藏的杀机。 李福兴的成长轨迹是抗战一代的缩影。1929年出生于江苏兴化,父母为他取名“福兴”,寓意福星高照。但乱世中,这份期盼很快被炮火碾碎。 他两岁时日军进犯东北,童年记忆里满是逃亡的颠沛流离。更残酷的是,父母先后在战火中丧生,留下他孤身一人。1945年3月兴化解放,这个瘦得像芦苇杆的少年攥紧参军登记表说:“我跑得快,能给部队送信”。 入伍后,李福兴担任通讯员,频繁穿梭于枪林弹雨间传递情报。若非这次打扫战场的意外,他或许只是千万抗战士兵中平凡的一员。但命运让他在高邮战场上与“诈死”的日军士兵狭路相逢。 后来经审讯得知,这名日军仅是头皮被弹片擦伤,佯装阵亡企图伺机逃脱。当李福兴伸手查验呼吸时,对方突然暴起发难。 千钧一发之际,李福兴想起班长教的近身格斗技巧,用膝盖猛击对方腹部,同时死死按住敌人摸枪的手。战友闻声赶来,用枪托砸晕日军,这才化险为夷。 但少年手腕已被咬得深可见骨,伤口溃烂四十多天才结痂。这道伤疤后来竟在淮海战役中救了他一命——子弹打穿背包里的布鞋,却被常年缠绕手腕的绷带缓冲了冲击力。 更令人感慨的是历史的后续。2018年,那名装死日军士兵的儿子通过民间团体找到李福兴。老人没收下对方带来的北海道点心,却收下一张泛黄照片:照片上是咬他的日军年轻时在神社前的合影。李福兴对来访者说:“你父亲咬我时,眼里全是恐惧。” 战后回乡教书的二十二年里,李福兴有个雷打不动的习惯:每年开学第一课总让学生传看手腕的伤疤。学生王明芳至今记得老师的话:“摸到凹凸不平的地方要想想,为什么和平年代还有人想篡改历史?” 高邮战役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城内日军1100余人加上伪军5000余人倚仗坚固城防拒不投降,甚至将劝降的新四军人员头颅砍下扔出城墙。新四军集结15个团血战七天,最终攻克城池。这场战役终结了侵华日军最后的顽抗,但胜利的背后是无数类似李福兴遭遇的险境。 纵观新四军抗战史,这样的铁血故事数不胜数。1943年刘老庄战斗,82名勇士为掩护群众转移,与千余日伪军血战至黄昏,刺刀捅弯就用枪托砸,枪托砸坏就用铁锹砍,最终全部壮烈牺牲。 朱德总司令赞誉这是“人民军队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抗战期间,新四军作战2.46万次,毙伤俘日伪军47万余人,自身也付出伤亡8.9万余人的代价。 2024年清明,96岁的他坐着轮椅让孙子推到运河边,突然指着某处说:“装死鬼子被绑的歪脖子树,原来就在这。”而当他在曾孙的平板电脑上看到AI修复的高邮战场视频时,却抬手挡住眼睛:“别看咬手腕那段,怪难为情的。” 这道深可见骨的牙印,早已愈合发白,却从未消失。它不是普通的伤疤,而是一枚无声的勋章,见证着普通战士的勇敢,也提醒世人:今天的和平,是用无数这样的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正如李福兴常说的:“战场上的疏忽都可能付出生命的代价。”这句话,穿越78年时光,依然掷地有声。 信息来源 《扬州晚报》——《打扫战场时,曾被诈死的日军咬伤手 86岁抗战老兵托本报找同龄战友》 抗日战争纪念网——《抗战老兵忆:清扫战场时日本兵突然"复活"咬人》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抗战·民族记忆⑧新四军"刘老庄连":血战到最后一刻的钢铁连》
1945年,新四军战士李福兴在打扫战场时,无意间发现了一名鬼子尸体上有一把枪,正
憨豆大侠闯魔窟
2025-10-10 00:35:42
0
阅读: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