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空军在东海上空执行追踪朝鲜船只任务时,遭到了中国空军苏-30和歼-16战机伴飞监视,中国空军的战机都挂载了实弹。 加拿大空军出动的是 CP-140 “极光” 侦察机,这种螺旋桨飞机能长时间盘旋,名义上是追踪相关船只执行监视任务。但东海这片空域特殊,离中国海岸不远,任何外机的抵近活动都在解放军的监控范围内。 最先出现的是苏 - 30 战机,机翼下的实弹清晰可见,稳稳地跟在侦察机侧后方。没过多久,歼 - 16 也加入进来,这款战机的挂弹配置很有说法,通常是 2 枚中距空空导弹加 2 枚近距格斗弹的组合,属于标准的实战配置,不是训练时用的模拟弹。 两架战机一左一右保持距离,既没逼近也没远离,全程保持着监视姿态。 侦察机上的人员后来提到,他们能清楚看到中方战机飞行员的操作,机身的标识和挂载的弹药型号都一目了然。 这种近距离的 “亮相” 其实是种明确的信号,每一个动作都符合国际规则里的处置规范,既展示了存在,又守住了专业底线。 加拿大方面后来有声音说这种拦截 “危险”,但熟悉空域规则的人都清楚,中方战机的动作有章可循。东海附近的防空识别区本就需要严格管控,外机进入后,查证、识别、监视这些步骤都是必要流程。 之前也有过类似情况,只要外机没有越界行为,中方战机都会保持专业克制,这次挂载实弹更多是出于任务需要的常规配置。 歼 - 16 和苏 - 30 的配合能看出成熟度,前者作为新型多用途战机,滞空时间和武器携带能力都很突出,后者则在长期的远海任务中积累了丰富经验。 两者搭配执行监视任务,既能应对空中突发情况,也能持续掌握外机动态,这种组合在东海空域的类似任务中并不少见。 有资料显示,CP-140 这类侦察机常在西太平洋区域活动,但每次靠近中国近海都会遇到中方战机的依法处置。 这次的特别之处在于实弹挂载的公开化,其实这只是解放军战备状态的正常体现,就像地面部队执勤带枪一样,战机执行任务挂载实弹本就是常规操作。 中方后来的回应很明确,相关行动完全是基于主权和安全的必要举措,符合国际法和国际惯例。那些质疑 “过度反应” 的声音,往往忽略了一个基本事实:加拿大远在北美,其军机跑到东亚海域执行任务,本身就超出了常规防卫需求。 空中相遇的细节里藏着很多门道,战机的距离把控、挂弹选择、飞行姿态,每一项都经过专业考量。没有多余动作,没有过激行为,却把该传递的信息都传递到位了。 说到底,这事的核心很简单:家门口的空域需要守护,任何外机活动都得守规矩。挂载实弹是战备状态的体现,伴飞监视是依法处置的流程。你怎么看这次东海上空的相遇?
为了追赶中国的“霹雳”17超远程空空导弹,美俄在匆忙之下都拿出自己的“作品”。而
【1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