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驻华大使馆突然宣布:由于拨款问题未决,该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发布紧急安全信息,护照和签证服务则在可能情况下继续提供。这是美国联邦政府因两党预算之争再次停摆的直接后果,但我看,它折射出的却是美国政治内耗已严重侵蚀其基本外交功能的现实。 说起这事儿,得从10月1日说起。那天凌晨,美国国会没能在截止期限前敲定临时拨款法案,两党又一次在预算上卡壳,导致联邦政府直接进入关门状态。这已经是美国历史上第23次政府关门了,上次还是2018-2019年那会儿,拖了35天,这次一上来就影响了全球范围的联邦机构,包括驻外使领馆。驻华大使馆的官方账号很快就发了公告,明确说因为资金链断了,常规更新得先停下,只留紧急安全提醒,护照和签证这些服务也只能看情况勉强维持。简单点说,就是钱没着落,日常宣传和信息推送都得靠边站。 为啥会这样?根子还在美国国内那堆烂账上。特朗普第二任上台后,共和党想推一揽子预算,包括加强边境墙建设和军费倾斜,民主党那边死咬着医疗补助金的续期不放,尤其是奥巴马医改的补贴快到期了,两边你来我往,谈判桌上啥也没谈拢。国会山上,议员们忙着互相甩锅,民主党说共和党在玩政治把戏,共和党反击民主党拖后腿。结果呢?截止到10月9日,关门已经第九天了,短期决议还是没影儿。联邦员工有80多万直接受影响,国家公园关门、FDA检查停摆、甚至NASA的太空任务都得延后。这不光是钱的事儿,更是效率的崩盘。 你看,这关门对美国外交的打击有多狠。外交本来就是场长跑,得靠持续输出信息和维护关系,现在使馆账号集体拉闸,等于自断臂膀。拿驻华大使馆来说,它平时在微信、微博上发的东西不少,从签证指南到文化交流,从安全提示到经贸资讯,这些都得停。留下的只有紧急警报,比如雾霾天怎么防、地震预警啥的。护照服务呢?理论上继续,但实际操作中,打印纸、系统维护这些都得掂量着来,万一资源不够,申请人排队等半天也白搭。数据显示,这次关门前,美国驻华使领馆处理的签证申请就上百万,现在一卡壳,积压肯定雪上加霜。 更深层看,这事儿暴露了美国政治极化那点骨子里的毛病。两党斗得你死我活,预算这种基础事儿都谈不拢,谈何大国博弈?过去几年,美国国内撕裂越来越明显,2020大选那会儿就闹得天翻地覆,现在特朗普回归,国会里党派对立更烈。共和党控着众议院,民主党占参议院优势,啥法案都得拉锯。结果,外交这块儿遭殃最直接。想想2018年那次关门,国务院员工减员30%,大使馆运作瘫痪了好几个月,这次估计也差不多。全球媒体都盯着,美国的国际形象本来就因为贸易战够呛,现在又来这么一出,别人一看,哎哟,你们连自己家后院都管不好,还好意思到处指手画脚? 说句实话,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信誉的丢分。外交承诺得落地才行,美国老爱在国际上喊“民主灯塔”,但自家政府关门,灯塔就黑了。拿中美元首会晤来说,前阵子拜登时代还谈了气候合作、禁毒啥的,现在特朗普上台,政策摇摆不定,关门一闹,执行力直接打折。驻华使馆的社交暂停,等于少了条沟通渠道,中国企业想问签证细节、美国游客想查安全提醒,都得另辟蹊径。长远看,这会让美国在亚太的影响力弱化。毕竟,对手可没闲着,中国基建高铁跑得飞起,美国那边加州高铁项目拖了十几年还半死不活,对比起来,谁更靠谱一目了然。
3个坏消息传来,特朗普紧急发文,美财长盼中国:别不给美国面子。特朗普接连收到三个
【3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