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起印度,不少人第一反应就是“人多”,感觉这个国家好像永远在不停生孩子,“人口爆炸”这词仿佛就是为它量身定做的。 联合国甚至预测,最快到2027年,印度的人口就会超过我们国家。可最近有个数据却让人挺意外: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已经降到1.9了,比维持人口不增不减所需的2.1还低。 但别以为这就万事大吉了,这看似的“降温”背后,藏着的是印度无节制生育留下的一堆烂摊子,说它可能成为地球大患,还真不是因为它有多强的实力,主要是这无节制生育带来的问题,实在太棘手了。 其实印度早就开始搞计划生育了,比我们国家还早,1952年就提上了日程。可一开始只是温温柔柔地劝导,效果根本不行,几十年下来,人口照样从3.6亿涨到了6.4亿。 后来时任总理英迪拉·甘地急了,1975年直接用了“硬核”手段——强制绝育,两年时间里,大概有800万人被做了绝育手术。 结果呢?老百姓怨声载道,英迪拉·甘地也因为这事,在1977年的选举里输得一塌糊涂。 这之后,计划生育就成了印度政客们不敢碰的红线,国家想管也管不住,因为底下有三堵墙挡着:宗教文化里讲究“多子多福”,大家觉得孩子多就是福气;在选票政治里,人多就意味着选票多,没人敢得罪。 还有根深蒂固的“重男轻女”思想,很多家庭为了生个儿子,就不停地生孩子,完全没考虑过实际情况。 而且政策到了基层还走了样,说是鼓励节育,可最后98%的绝育手术都是女性在做,男性的生育观念压根没改变,该生还是生,无节制的情况一点没好转。 后来印度生育率之所以能降下来点,跟政府的政策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一条看不见的“南北分界线”,把印度分成了两个不一样的世界。 南方像喀拉拉邦这样教育水平高的地方,女性识字率能到95%,生育率只有1.2,跟日本差不多低;可到了北方邦这种落后地区,生育率还飙在3.0以上,这里的女性平均上学时间连六年都不到。 这就看得很清楚了,最好的“避孕药”其实是教育,可印度很多地方根本没做到,还是有大量家庭在无节制生育。 现在的印度,被无节制生育带来的问题压得喘不过气。过去几十年猛增的人口,成了压在它身上的“历史负债”。 印度的耕地比我们国家还多,可人均粮食产量只有我们的一半,还有两亿多人在挨饿,这么多人的吃饭问题都没解决好。 表面上看印度劳动力很多,可文盲率高达三成,大部分人连小学都没念完,根本没法成为工业化需要的高素质人才。 所谓的“人口红利”,根本没多少成色,反而因为人太多,就业压力大得吓人,很多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面临贫困。 更要命的是,“未来负债”也已经来了。虽然生育率有所下降,但之前无节制生育导致人口基数太大,老龄化也提前找上门了,现在印度65岁以上的老人已经占了总人口的7%,它正在滑向“未富先老”的深渊。 一边是现有的庞大人口要解决吃饭、就业问题,另一边未来劳动力可能不够,养老金也会告急,过去的问题还没理清,未来的麻烦又接踵而至。 印度现在面临的情况特别尴尬,它要应对的不再是简单的“怎么控制人口”,而是要在这种极度不平衡的状态下,同时处理人口过剩和未来可能出现的人口萎缩带来的双重问题。 无节制生育留下的烂摊子,让印度的发展举步维艰。如果这些问题一直解决不了,人口带来的压力不仅会拖垮印度自身,还可能因为资源争夺、贫困引发的社会动荡等问题,对周边乃至全球造成影响。
港媒不整虚的,有一说一
【1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