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岔气了!”10月8日江苏常州,一男子骑行时口渴,就在小区超市花3元买了瓶饮料,他喝了一口后,直接吐了出来,并询问店主:“怎么是油”,谁料,店主信誓旦旦保证是饮料,而接下来发生的事,让人意外,网友:我怎么就遇不到这种好事?[无辜笑] 事情发生在一个普通的下午,这名男子骑行回家时感到口渴,顺道进了楼下常去的小超市,店里当时有好几位顾客在选购商品,老板正忙着招呼。男子说想买瓶饮料,老板直接从货架上拿了一瓶递给他。 男子接过来时注意到包装有些陌生,不是平时常见的饮料品牌,不过他也没太在意,付了三块钱就拧开了瓶盖,刚喝进嘴里,他就感觉不对劲,这味道既不是甜的,也不是茶的清香,反而有种黏腻的口感。 他赶紧停下来查看手中的瓶子,透过透明的塑料瓶身,可以清楚看到液体颜色偏黄,而且表面漂浮着明显的油花,这个发现让他立刻意识到,这根本不是饮料,而是一瓶食用油。 男子拿着瓶子返回超市,把情况告诉了老板,老板听后也愣住了,赶紧走到货架前仔细检查,他从货架上又取下几瓶同款商品,逐一查看标签和瓶身信息,这才发现,自己确实把食用油当成饮料摆放并售卖了。 老板解释说这批油是前几天朋友送的礼品,因为店里空间有限,他临时把这些油放在了饮料货架上,打算晚些时候再整理,没想到下午客流量突然增多,他在忙乱中没注意,顺手就把油当成饮料卖了出去。 更让老板意外的是他翻查了当天的收银记录,发现除了这名男子,还有其他几位顾客也买了同样的“饮料”,但只有这位男子一人回来反映情况,老板有些困惑,为什么其他人没有来找他。 男子听完后笑了起来,他分析说其他顾客可能看到三块钱的价格,再看看瓶身,就已经认出这是食用油了,现在市面上的食用油通常卖十几二十块,三块钱明显不合常理,那些顾客很可能觉得捡到便宜,甚至还多买了几瓶回家。 这个事件也提醒了周围的居民,有邻居表示,以后买东西确实要多留个心眼,不能光看价格就下手,特别是在小区超市这类个人经营的店铺,虽然方便,但商品管理确实没有大型超市那么规范,购买前仔细看看包装标签,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网友们议论纷纷: “这老板也太实在了,哈哈!换做是别的商家,估计早就想着怎么赖账了,他居然还在纳闷为啥没人来找他,真是又心疼又好笑!” “三块钱一瓶油?这哪是卖错了,这分明是福利大放送啊!求超市定位,我现在就打车过去蹲守,看看老板还有没有别的‘饮料’没摆出来。” “我猜买到油的那些顾客,心里肯定乐开花了,以为老板在搞慈善特价,这年头三块钱能买啥?捡了这么大一个便宜,谁还会去找老板理论啊,偷偷笑还来不及。” “只有我关注的点是,这哥们喝了一大口油吗?这体验感也太炸裂了,估计这辈子都不想再喝任何看起来浑浊的‘饮料’了,心理阴影面积巨大。” “老板这波操作属于是商业奇才了,反向营销成功引起全国注意,建议直接改行卖食用油,广告语都是现成的:‘XX超市,比水还便宜的油!’ 绝对火爆。” 如果您是那位买到“特价油”的顾客,您是会选择默默收下这瓶油,还是像这位男子一样,回去找老板问个清楚呢? 官方信源: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