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昨日 美驻华大使馆突然宣布了!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驻华大使馆在其官方宣布称:由于拨款问题未决,该账号将暂停定期更新,仅发布紧急安全信息,护照和签证服务则在可能情况下继续提供。 华盛顿的政治棋局,普通人成了筹 这场使馆停更风波背后,是华盛顿一场精心计算的政治博弈。国会山的政客们为医保补贴、移民政策争执不休,却要让万里之外的使领馆为此付出代价。每天约有75万联邦雇员被迫无薪休假,他们每天的薪酬总成本高达4亿美元,而这些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家庭。 “信任崩塌”比资金短缺更可怕 《华尔街日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次停摆的根本原因是美国信任体系的彻底崩塌。民主党不相信白宫会遵守支出协议,共和党则指责民主党搞“拍照秀”。这种互不信任的政治环境,让任何实质性对话都变得不可能。当美国政府连自身运转都难以保证,其海外服务的可靠性自然令人怀疑。 不只是社交媒体静默 表面看只是账号停更,实际影响远不止于此。虽然使馆声称签证服务“在可能情况下继续提供”,但“可能”二字充满了不确定性。历史经验表明,政府停摆会导致护照、绿卡、签证等证件办理时间大幅拉长。申请者的面签预约可能被取消,材料审核会无限期延迟。 七年前的教训,今又重演 回顾2018年至2019年那次创纪录的35天停摆,其对美国经济的冲击至今令人记忆犹新。分析普遍认为,这次政府关门可能让美国经济每周损失约70亿美元。更不用说受影响的数百万低收入家庭、可能关闭的国家公园,以及放缓的科研进程。 政治秀场上的牺牲品 美国驻华大使馆本质上应是两国间的桥梁,如今却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按照惯例,大使的主要职责包括向中国推销美国的观点政策、维持与中国各界的热络联系。在这些重要功能因拨款问题而受限时,受损的不仅是信息服务,更是两国民间的沟通渠道。 普通人的现实困境 就在我们讨论的同时,准备赴美留学的学生可能在焦虑地刷新页面,商务人士的行程安排因此充满变数,期盼与家人团聚的申请者忧心忡忡。这些普通人才是政府停摆最直接的承受者。他们的计划被搁置,期待被辜负,却无人为此负责。 政治博弈终会告一段落,使馆账号也会在某天恢复更新。但这种周期性发作的停摆痼疾,已经让世人看清了一个政治体系的内在缺陷。当服务可靠性变成抽奖游戏,受损的将是长久的信任与合作基础。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新加坡已经预测中美冲突:一旦爆发,美国称中国不能攻打美本土。李显龙当总理20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