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联第一路军的叛将们 这段历史真实而又沉重,你能坚持看完吗 一九三六年七月,抗联

抗联第一路军的叛将们 这段历史真实而又沉重,你能坚持看完吗 一九三六年七月,抗联一军和抗联二军在金川河里合编为抗联第一路军 梳理南满抗联一军发展历程,不难发现: 在南满游击总队、独立师、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时期 只出现过南满游击总队长袁德胜一个叛徒(投敌未遂被处决) 而梳理东满抗联二军同一时期发展历程时,发现只有独立师师长朱镇因民生团事件叛逃 换句话讲,那个时候,叛变者很少 一九三六年至一九三八年,随着日伪东边道大讨伐以来越来越大的军事压力 有下列抗联一、二军将领叛变投敌: 抗联二军四师师长安奉学 (后因抗命被日酋阵前射杀) 抗联一军一师政治部主任兼军需处长胡国臣(下落不明) 抗联一军参谋长安光勋(下落不明) 抗联一军一师师长程斌(五一年被人民政府枪决) 一九三九年秋,日伪发动规模空前的野副大讨伐,目标直指杨靖宇和他领导的抗联第一路军 东南满抗日斗争和生存环境变得异常残酷和恶劣 战争考验意志,更考量人性,抗联一些意志薄弱者相继叛变投敌 抗联第一路军总部警卫旅参谋 丁守龙(下落不明) 抗联第一路军总部特卫排长张秀峰 (上世纪八十年代病亡) 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旅长朴德范 (五O年死于朝鲜战场) 抗联第一路军总部参谋李兴绍 (下落不明) 抗联第一路军一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尹夏泰(留有回忆文章) 导致了抗联第一路军的溃散 在最艰难的时刻,抗联第一路军总部发出挞伐叛逆的檄文: 你们初而参加革命、继而背叛革命、最后破坏革命 试问, 人生的意义何在 叛徒们加重了杨靖宇生命的危机 一九四O年二月二十三日,在吉林濛江三道崴子,由于汉奸出卖,独身一人、六日未食一粒米的杨靖宇宁死不降,壮烈殉国 据说杨靖宇牺牲前的最后一句话是: 抗联的叛徒都站出来,我有话要说 在桦甸头道溜河,抗联第一路军副总司令兼总政治部主任魏拯民抱病领衔宣誓: 头可断、血可流、抗战到底 抗联第一路军一、二、三方面军指挥曹亚范、陈翰章、金成柱(金日成),三军用命,铁血复仇 面对日伪重兵和抗联叛徒的联合剿杀 曹亚范和陈翰章先后为国捐躯 魏拯民既要领兵作战,又要兼顾政工,负担过重,导致重苛缠身,不得不大隐于林休养 生死关头,连统御能力极强的二方面军指挥金成柱(金日成)的部队,也出现了叛徒: 抗联第一路军二方面军政治部主任 吕伯岐(留有回忆史料) 抗联第一路军二方面军参谋长 林水山(被苏军俘虏,押往伯力) 因战斗失利,金成柱(金日成)被迫率二方面军余部退入苏联 一九四一年一月末,抗联二军政治部主任、抗联第一路军军需处长全光在抚松降日 (日本投降后,被吊死于张家口) 一九四一年三月八日,抗联第一路军最后的旗手魏拯民,在桦甸牡丹岭密营病饿而逝 叛徒们做了日本人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抗联第一路军的溃散这些民族败类难逃干系 一九四二年九月,抗联第一路军最后三名抵抗者突围越境进入苏联 同年,抗联第一路军番号被取消,余部被编入东北抗联教导旅 回顾这段历史,让人更加怀念过早牺牲的抗联一军政治部主任宋铁岩和抗联 二军政治部主任李学忠 如果这两位政工精英还活着,抗联第一路军的政治思想工作就不会被削弱,不会出现如此多的叛变现象,魏拯民也不会英年早逝 缅怀先烈,致敬英雄 左图:抗联一军叛徒和日酋合影 中图:杨靖宇烈士、魏拯民烈士(左) 右图:抗联第一路军警卫旅官兵

0 阅读: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