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万就这样没了”。 河南新乡,男子花40万买的大货车,第一趟拉货自行驶了3

名城探寻 2025-10-09 07:54:24

“40万就这样没了”。 河南新乡,男子花40万买的大货车,第一趟拉货自行驶了30多公里就冒烟,他赶紧下车查看,发现有明火后跑去拿灭火器,可完全不起作用,火势越来越大,还蔓延到跟前,他只能躲开,看着大货车瞬间被火海淹没,随后赶紧拨打119。 消防出具的报告显示不排除电气故障,保险公司请第三方鉴定,结果为发动机线路发生故障,短路产生的高温引燃了周边可燃物。 男子凑这40万花了整整五年。 之前在工地打零工,妻子在家带俩孩子,老人常年吃药,日子紧得抠搜。听同村人说跑货运能稳赚,他咬牙找亲戚借了15万,又在银行贷了20万,才凑齐全款提了这辆新车。 提车那天他绕着车转了三圈,方向盘套是妻子连夜缝的,副驾储物格里还放着给货主准备的矿泉水,满心盼着第一趟活儿跑完能先还上一个月的贷款。 火刚冒头时他还抱着侥幸。以为是小问题,停下车就翻出随车带的灭火器,保险销都掰断了,喷出来的干粉却压不住窜起的火苗。 浓烟呛得他睁不开眼,火苗顺着线路往驾驶室爬,他才意识到不对劲。往后退的瞬间,后视镜里映出整个车头被火焰裹住的样子,他腿一软坐在地上,手机掏了三次才拨通妻子的电话,话没说两句就哽咽了。 消防赶来时车已经烧得只剩框架,轮胎爆鸣声里,他蹲在路边盯着残骸发呆。消防人员登记信息时问他,新车怎么会电路出问题,他答不上来,只反复说“刚提的,才开三十公里”。 一周后消防报告送来,“不排除电气故障”的字样让他心里一沉,赶紧找保险公司报案,对方却要求先做第三方鉴定,费用得他先垫付。 鉴定结果出来那天,他的手都在颤。 “发动机线路故障短路引燃可燃物”的结论白纸黑字,他拿着报告直奔汽车销售店。店员却变了脸色,说车辆交付时手续齐全,出厂检验合格,电路故障可能是他操作不当导致的,拒不承认质量问题。他气得拍桌子,对方干脆叫来保安,说再闹就报警。 转头找保险公司,又碰了壁。理赔员指着保险合同里的“自燃免责”条款,说线路故障属于车辆自身问题,不在赔付范围。 他把第三方鉴定报告拍在桌上,对方却含糊其辞,说需要向上级申请,让他回家等消息。这一等就是半个月,电话打过去要么没人接,要么说还在审核。 村里人听说这事都来劝他,有人说认栽吧,打官司耗不起;有人说去堵厂家大门,总能讨个说法。 他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看着墙上的贷款还款提醒,又摸了摸妻子缝的方向盘套,心里堵得慌。他不是想要闹,只是想弄明白,刚出厂的新车怎么会线路短路,花毕生积蓄买的谋生工具,怎么就成了一堆废铁。 后来有人提醒他,根据《民法典》规定,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生产者和销售者都得担责。他才找了法律援助,律师告诉他,新车短期内出现线路故障,已构成不合理危险,属于产品缺陷范畴,销售方不能以出厂合格为由推脱责任。保险方面,若免责条款未明确提示,法院也可能支持理赔诉求。 这事传到网上,不少跑货运的人站出来说话。有人说自己也遇到过新车质量问题,维权耗了大半年;有人说保险的“自燃免责”就是陷阱,签合同时根本没人解释清楚。 大家都在问,40万对普通家庭不是小数目,商家卖出去的是车,该承担的责任怎么能说推就推。 这起事故烧没的不只是一辆货车,更是一个家庭的生计和信任。新车第一趟就自燃,鉴定明确指向线路故障,商家和保险却互相推诿,这样的处理方式寒了消费者的心。 产品质量是底线,售后责任更是良心,少些敷衍推诿,多些担当负责,才是对消费者最基本的尊重。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509

猜你喜欢

名城探寻

名城探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