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全球局势中最乱的居然是中国,人民大学金灿荣院长早就说过:中国周边环境最恶劣,是弱势王朝的产物,20 个邻国还个个精得很… 很多人都有个感觉,中国越是强大,周边的气氛好像就越不对劲。面对这种局面,中国最先打出的一张牌,是经济。 到了2025年,东盟已经是中国最大的贸易伙伴,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把亚洲各国的生意实实在在地绑得更紧了。 看得见的,是中老铁路通到了中南半岛的心脏,天然气管道伸进了中亚,还有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让中国的目光可以直接投向印度洋。 但这块经济蛋糕太大了,大到让邻居们开始不安。大家心里都在盘算一个问题:生意都跟你做了,我的独立性还剩多少? 越南的处境最能说明问题。它一方面扎进中国的供应链,赚得盆满钵满,另一方面却转头找来外国公司,在有争议的南海海域钻井采油,还三天两头跟美国搞军事演习。 这么做其实不难理解,这是小国夹在大国旁边最现实的活法。谁都不想错过中国这班发展的快车,但也真怕被这一个火车头带得身不由己。 菲律宾在仁爱礁问题上态度一会软一会硬,根子也在这里。说到底,钱挣到了一起,不代表心里就能踏实地站在一起。选边站的压力反而更大了。 生意上的热络,并没有让历史旧账自动翻篇。那些过去国力弱时没解决的边界问题,现在成了最容易擦枪走火的地方。中印边境的对峙就是例子。 往东看,钓鱼岛的主权问题也常年让中日关系不得安宁。日本拼命拉拢域外国家搞军事捆绑,很大程度上就是想用这些历史问题,给今天中国的发展使绊子。这些旧伤疤,让邻国之间的信任变得一碰就碎。 当钱和谈判都摆不平所有问题时,军事力量就成了最后的保障。福建舰航母下水,歼-20战机巡航,这些是常态。 远程打击能力覆盖了关键海域,等于是在用实力划出一条红线。尤其是在南海这种地方,中国的态度很明确,耐心是有限度的。 但肌肉亮出来,别人不可能看不见。在中国看来,这是在强邻环伺下不得不做的自保。但在邻国和美国眼里,这就是要改变规矩的前兆。 美国的反击也很直接,把超过一半的军力调到亚太,跟日本、澳大利亚走得更近,甚至把核潜艇都开到了韩国。 你来我往,一边是自卫,一边是遏制,整个地区的安全弦越绷越紧。 中国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它的处境跟美国完全不同。美国两边是大洋,邻居只有两个,实力差距巨大,这是天然的安乐窝。 中国不一样,推开门就是一圈强邻,人口挤在一起,历史恩怨盘根错节。这就逼得中国必须同时打好经济、外交和军事这几张牌,而这几张牌的效果,常常还是互相矛盾的。 所以,这里发生的一切,早就不是简单的制度好坏之争了。大家争的,是实实在在的发展空间,是谁说了算的历史,以及未来由谁来主导。 中国提出的“命运共同体”,就是想跳出这种争斗的怪圈。但口号喊出来容易,信任建起来太难,这条路还很长。 中国自己也在学习,怎么用好这股前所未有的力量,怎么在吸引别人的同时,不把别人推开。这不光是高层的难题,也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生活的这片土地,未来能不能安宁。 信息来源:《印方越线挑衅造成伤亡 中印军人在边境发生激烈冲突》,环球时报,2020年6月17日。
这下出名了!不止中国,全世界都知道了!高志凯在BBC、天空新闻等西方媒体上与
【133评论】【15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