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克尔推责尽显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性。 看了默克尔这波表态,再想想欧洲这些年的糟心事,就能明白这背后藏着的精英政治虚伪性有多刺眼。 10月6日她接受匈牙利游击队网站采访时说,2021年就想推动欧盟和俄罗斯建个新谈判机制,结果被中东欧国家搅黄了。 这话听着像是在复盘往事,实则满是甩锅的味道——合着现在欧洲跟俄罗斯闹到这步田地,都是中东欧国家的错?她自己反倒成了当初差点“力挽狂澜”的人? 这话里的猫腻得掰开了说才清楚。首先得搞明白2021年到底是个什么光景。那时候默克尔还没卸任德国总理,正是她执政的最后一年,德国在欧盟里的话语权没人能比,她要是真想推个什么对俄谈判机制,哪能那么轻易被阻挠? 要知道,就在她声称被阻挠的几个月前,2021年8月,她还专门跑到俄罗斯见普京,一门心思推进“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呢。 那管道可是绕开乌克兰、直接把俄罗斯天然气引到德国的大工程,当时美国反对、乌克兰骂街、中东欧国家更是强烈抗议,觉得这是把欧洲的能源命脉攥在俄罗斯手里。 但默克尔不管这些,顶着压力也要推,说必须找到与俄共存的方式。 现在倒好,她不提自己当年力推北溪-2加深对俄能源依赖的事,反倒拿个没成的谈判机制说事儿,怪中东欧国家碍事。 中东欧国家为啥要反对?波兰、波罗的海那几个国家,历史上跟俄罗斯的恩怨摆着呢,2014年克里米亚事件后更是天天提心吊胆,生怕俄罗斯哪天西进。 对他们来说,跟俄罗斯搞新谈判机制简直是与虎谋皮,这种警惕性又不是2021年才有的,默克尔当总理十几年,不可能不知道。 当年她心里真正的优先级是北溪-2的经济利益,谈判机制更像是个顺带的说法,真没当成要紧事抓,现在出了问题倒成了别人的锅。 更讽刺的是,默克尔卸任后可不是这么说的。 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后,她首次公开露面还在为自己的对俄政策辩护,说没有什么可道歉的,声称明斯克协议给了乌克兰发展军力的时间,北溪管道也是邻居间不得不有的合作。 那时候她压根没提中东欧国家阻挠这茬,怎么现在过了几年,倒想起这个甩锅点了?还不是因为现在欧洲被能源危机、通胀搞得焦头烂额,老百姓怨声载道,精英们得找个替罪羊。中东欧国家人微言轻,正好成了背锅的最佳人选。 这事儿往大了说,就是欧洲精英政治的通病——出了问题先撇清自己,从不跟民众说实话。默克尔这波操作不是个例,看看欧盟这些年的表现就知道了。 俄乌冲突引发粮食危机,G7立马跳出来骂俄罗斯制造危机,结果俄罗斯反驳说,明明是西方制裁搞乱了粮食贸易,连联合国都承认制裁加剧了供应链断裂。 还有前段时间欧盟搞第15轮对俄制裁,没证据就制裁中国企业,说中国帮俄罗斯,结果欧盟外交代表自己都承认没查明是不是真的,就是听人说的。可他们对自己人呢? 制裁清单里原本想加一条让欧盟企业退出俄罗斯,结果因为内部分歧太大,最后改成了非约束性措辞,说白了就是给自家企业开绿灯,对外却硬气十足。 这些精英心里门儿清,自己当年的政策有多大漏洞。 默克尔在任时,一边喊着能源安全,一边把德国对俄天然气的依赖度提到35%以上,北溪-2管道眼看要通气了才被美国叫停。 现在德国老百姓冬天烧不起暖气,工业电费涨了好几倍,这些账没人敢算在当年拍板的政客头上,反倒让中东欧国家背阻挠谈判的黑锅。 就像乌克兰战场,欧洲媒体骂乌军不会用先进武器,浪费军援,结果乌军士兵回怼说,北约培训的那套全是纸上谈兵,教官连俄乌前线的森林地形都不知道,教的战术在实战里就是送命。 可精英们才不管这些,先把责任推给别人,保住自己的体面再说。 更有意思的是,默克尔现在提这事儿的时间点也耐人寻味。 眼看美国对乌克兰的态度越来越敷衍,特朗普甚至要求G7软化对俄措辞,欧洲自己又扛不起援乌的担子,经济还一塌糊涂。这时候把当年的遗憾搬出来,潜台词就是你看,我当年就想谈了,是别人不让,现在搞成这样不赖我。 既不用为现在的烂摊子负责,还能显得自己当年有远见,算盘打得叮当响。可老百姓不是傻子。中东欧国家直接就说了,当年反对的是对俄绥靖,不是反对谈判,默克尔把能源利益摆在安全前面的时候,怎么没跟大家商量? 欧洲网友在评论区骂得更直接:当年建北溪的时候怎么不怪别人阻挠?现在气价涨了倒想起甩锅了。这就是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本质——做决策时盯着利益,出问题时盯着替罪羊,从来不会跟民众说实话,更不会承认自己的错。 默克尔这波推责,不过是把这种虚伪摆到了台面上而已,跟那些一边制裁别人一边给自己留后门的欧盟官员比,本质上没什么两样。
默克尔推责尽显欧洲精英政治的虚伪性。 看了默克尔这波表态,再想想欧洲这些年的糟
文史资鉴堂
2025-10-08 14:03:48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