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102岁高龄的湖南籍抗战老兵刘登达,在阔别多年后跨越海峡回到大陆祭祖。不幸的是,10月1日他在返回台湾的途中,于福州转机时离世。 2025年10月1日的福州长乐国际机场,深秋的凉意正透过航站楼的玻璃往里钻。 广播里重复着登机提醒,102岁的刘登达被志愿者搀扶着刚踏上舷梯,突然身子一沉,双手紧紧抓着座椅扶手。 医护人员赶来时,老人浑浊的眼睛还望着窗外,那个方向,是他刚刚离开的湖南老家。 经过半小时紧急抢救,这位跨越海峡寻根的抗战老兵还是闭上了眼睛。 网友们说,这是老人舍不得走,终究要把自己留在这片他守护过的土地上。 这位老人的一生,都被“回家”两个字牵动着。 1923年,刘登达出生在湖南岳阳临湘与湖北通城交界的小山村,家里排行老三。 16岁那年,因为刚结婚的哥哥不能离家,他穿上军装替兄从军,跟着部队在浏阳大围山、新墙河一带打游击战,枪林弹雨里好几次差点丢了性命。 1946年,他登上赴台的船,身上只带了一身旧军装,没想这一去就是七十多年。 1988年,两岸开放探亲,刘登达第一次回到老家,才从亲人嘴里得知,母亲早在他从军后不久就被日本兵残忍杀害了。 看着父母荒草丛生的坟头,连墓碑都快被泥土埋住,他蹲在地上哭了很久,那时就暗下决心,百年后一定要葬在母亲身边。 可因为身体和手续原因,这个心愿一拖就是几十年,兄弟姐妹也陆续散在岁月里,他在台湾无儿无女,只剩对故乡的念想。 七十年的等待,终究敌不过岁月,但回家的路,他还是走完了。 2025年9月25日,在两岸志愿者的帮助下,刘登达辗转飞机、高铁,终于抵达湖南衡山西站。 几十位从没见过的家乡亲人挤在出站口,举着写有他名字的纸牌。 人群中有人喊了一声“三爷爷”,老人的眼泪一下子就涌了出来,皱纹里藏着笑意,眼泪却顺着眼角的沟壑往下淌。 接下来的几天,成了刘登达这辈子最踏实的时光。 亲人带着他在村子里转,指着老房子的地基说“这是你小时候住的地方”,帮他在父母的坟前摆上祭品、烧了纸钱。 志愿者还特意为他补办了百岁生日宴,寿桃摆在正中间,他捧着碗抿了一口米酒,反复说“回家真好,回家真好”,还盼着明年能再回来看看稻子熟。 没人想到,这份喜悦只维持了短短几天。 10月1日返程时,老人在福州转机突发意外,最终没能再回到台湾的住处。 10月6日,亲友们按照他的遗愿,把他安葬在岳阳老家母亲的坟墓旁。 墓碑立起来的那一刻,有人想起余光中那句诗,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刘登达,终于不用再隔着海峡思念母亲了。 老人走了,但他的故事撕开了一个更值得深思的现实:两岸还有数万像他这样的抗战老兵,年轻时背井离乡保家卫国,老了想回家却步履维艰。 刘登达的离去,是一个圆满的遗憾,他终究没能实现“再回家看看”的愿望,却以最彻底的方式完成了落叶归根。 而我们更该记住的是,对老兵的尊重,不该只停留在感动和缅怀里。 刘登达终于不用再漂泊了,而我们的责任,是让更多“刘登达”不用在等待中留下遗憾,让这份跨越海峡的家国记忆,能在代际间永远传递下去。 信息来源:风芒新闻2025-10-07发布视频
1950年,台湾高官吴石被查实竟是地下党,蒋介石怒极,亲自安排媒体报道枪决过程震
【3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