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两个美国士兵正维护洲际导弹,突然一个扳手套筒掉落,竟砸破燃料箱,致使150吨的导弹剧烈爆炸,核弹头被炸飞100多米! 说起这场事故,得先了解那两个关键人物。戴维·李·利文斯顿,1958年生在俄亥俄州纽瓦克,高中刚毕业那年,1977年5月就入伍空军。先在得克萨斯拉克兰基地接受基础训练,学了体能和武器基础,然后转导弹维护专业。22岁时,他已经是高级空军士兵,专管泰坦二型导弹的检查工作。杰夫·K·肯尼迪,1955年生缅因州南波特兰,高中毕业直接入伍,六年军龄,主攻燃料系统。到1980年,他是中士,经验足,常带队检修。两人搭档默契,肯尼迪管燃料转移,利文斯顿帮着换压力表。空军生活对他们来说,就是日复一日的地下作业,确保这些大家伙随时待命。 泰坦二型导弹是冷战宝贝,液体燃料设计,装9兆吨核弹头,能打到苏联心窝子。1980年9月18日下午6点半,阿肯色范布伦县布拉德利镇的374-7号发射井,两人下去换第一级燃料压力表。导弹高30米,存136.8吨液态燃料,铝合金箱薄而脆。肯尼迪爬梯子接工具时,2.7公斤的8英寸钢套筒脱手,掉80英尺,砸穿箱体。Aerozine 50燃料喷出,混上氧化剂,蒸气腐蚀一切。警报拉响,他们报告上级,试图隔离,但泄漏太快。 喷水系统启动,想冲淡蒸气,可燃料挥发更快,井里温度飙升。两人戴面罩退到安全区,上级下令撤离。可凌晨2点,他们又回去通风,肯尼迪转排气扇开关,利文斯顿跟在后。蒸气浓度爆表,探测仪狂叫。电弧一闪,点燃空气,3点整爆炸。150吨导弹第一级全燃,冲击波掀飞540吨井盖数百米,核弹头抛出100多米,落在泥地。 这场事故不是孤例,冷战时武器越先进,隐患越多。泰坦二型从1962年服役,54个 silo 散布美国中部,本为快速反击苏联设计。液体燃料优势是推力猛,但存运风险高,稍有碰撞就漏。空军维护手册有防掉工具规定,可执行起来总有疏漏。套筒砸箱那一瞬,暴露设计缺陷,铝壳太薄减轻重量,却扛不住2.7公斤冲击。燃料双组分自燃,蒸气一聚就炸,喷水通风这些应急,本该管用,却因空间窄小失效。 调查报告直指人为失误加系统问题。肯尼迪经验老道,却没固定好工具,梯子空间挤,电梯余震添乱。利文斯顿递工具时也没多检查。两人违反撤离令再入井,试图救场,却加速悲剧。空军高层震动,国会听证会挖出维护资金短缺,训练不足。事故后,媒体炸锅,民众抗议核武风险。阿肯色小镇居民本以为 silo 安全,爆炸夜黑烟冲天,碎片飞田野,吓坏周边农场。 伤亡数字冷冰冰,一死21伤。利文斯顿肺水肿身亡,空军追授勋章和上士衔,遗体回俄亥俄安葬。肯尼迪腿折呼吸道烧,获初步表彰却吃正式警告,次年医疗退役,2011年去世。其他伤员多为烧伤中毒,送小石城医院,恢复期长。爆炸坑深20米,直径大,工程队用砾石填埋,基地封锁374-7号。核弹头回收无损,辐射零泄露,证明安全锁靠谱。 这事敲醒美国军方,泰坦二型加速退役。原计划85年服完役,事故后83年首批拆,87年全停。替换成民兵三型固体燃料,更稳当。预算转向,维护标准严起来,工具带子成标配,模拟训练加时。冷战逻辑是互毁威慑,可一桩小错就差点自爆,提醒大国博弈里,技术再牛,人为环节总有盲区。
韩信被贬为淮阴侯后,去樊哙家里拜访,樊哙依然行跪拜礼恭迎恭送,自称臣下,说:“大
【75评论】【68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