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曾从大陆叛逃到台湾的飞行员王学成结婚了,婚礼上,王学成高兴的一直笑,

悠然话史 2025-10-07 18:33:11

1983年,曾从大陆叛逃到台湾的飞行员王学成结婚了,婚礼上,王学成高兴的一直笑,而他旁边的新娘脸色却十分难看…… 王学成在台湾老房子的抽屉里翻出那张泛黄的黄金兑换单时,手指还在微微发抖。 1983年他叛逃后拿到的3000两黄金,换算成现金曾让他以为能买下“后半辈子的幸福”,可如今这张纸只值一顿饭钱,而他身边,连个一起吃饭的人都没有。 窗外的雨下得淅淅沥沥,他盯着墙上邓丽君的海报,突然想起婚礼当天,新娘连碰都不愿碰他的手,那时他还傻乎乎地以为,是自己太激动吓到了对方。 没人知道,王学成在台湾的第一个“朋友”,是个伪装成股民的情报人员。 1985年,他炒股亏了几百万后,心情郁闷地坐在证券营业厅门口抽烟,一个自称“老张”的男人主动过来搭话,说能帮他“挽回损失”。 两人熟了之后,老张总找他喝酒,聊起大陆的生活时,还会故意说“你们那边日子肯定很苦吧”。 直到有次王学成喝醉了,抱怨“台湾当局把我当傻子耍”,第二天就有领导找他谈话,警告他“少跟不三不四的人来往”,他才明白,老张根本不是什么股民,是来监视他的。 更让他崩溃的是特工妻子的“小动作”。婚后第二年,他发现妻子总在他出门后翻他的公文包,有次他故意在笔记本里夹了张写着“想回大陆看看”的纸条,结果当晚就被领导叫去“谈心”,说“你要认清现实,别胡思乱想”。 他跟妻子吵架,妻子却冷冷地说“我只是在完成任务”,还拿出录音笔,播放他之前抱怨台湾生活的话。 那一刻,王学成终于明白,自己从叛逃的那天起,就成了别人手里的“提线木偶”,连说句真心话的权利都没有。 1990年,王学成偷偷给大陆的弟弟写了封信,地址是他凭着记忆写的“河南开封某胡同”,信里没敢提自己叛逃的事,只说“在外地工作,很想念家里”。 他把信寄到大陆的一个亲戚家,让亲戚帮忙转交,可等了半年都没回信。后来他才知道,那封信被台湾的情报部门截获了,亲戚还因为“涉嫌通敌”被调查。 这件事让他彻底断了回家的念头,也让他意识到,自己早就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同期叛逃的吴荣根,日子比他也好不到哪里去。吴荣根拿到5000两黄金后,挥霍无度,还染上了赌博的恶习,不到十年就把钱输光了,最后只能靠打零工过日子。 有次王学成在菜市场碰到吴荣根,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捡别人扔掉的烂菜叶子,看到王学成后,头都不敢抬就匆匆走了。 王学成看着他的背影,突然觉得很可笑——他们当年为了黄金背叛祖国,以为能过上好日子,结果却活成了彼此最不想看到的样子。 为了打发时间,王学成后来开始收集大陆的报纸和杂志,从上面了解大陆的发展。 看到大陆的歼击机更新换代,高铁四通八达,他心里既羡慕又后悔。有次他在电视上看到河南开封的宣传片,看到自己小时候住过的胡同还在,眼泪一下子就流了下来。 他想起父亲送他去航校时说的“要为国家争光”,想起母亲在他离家前煮的饺子,可这些都成了他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如今的王学成已经80多岁了,独居在台湾的老房子里,身体越来越差,连出门买东西都要靠邻居帮忙。 他把当年台湾当局给他的“荣誉证书”和“少校军衔”徽章,都扔进了垃圾桶,只留下那张黄金兑换单,提醒自己当年犯的错。 有媒体想采访他,他都拒绝了,他说“我没脸见大陆的同胞,也没脸提过去的事”。 偶尔有大陆的游客来台湾旅游,经过他住的小区,他会站在阳台上偷偷看,希望能听到熟悉的乡音。 他知道,自己这一辈子,都在为当年的背叛付出代价,而这份代价,不仅是失去了家人和前途,更是失去了作为一个中国人的尊严。 他常常对着大陆的方向发呆,心里默念“要是能再活一次,我一定不会走错路”,可人生没有回头路,他只能在孤独和悔恨中,度过剩下的日子。  官方信源:《台海空防实录》国防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0 阅读:2

猜你喜欢

悠然话史

悠然话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