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一旦中国今天清空7307亿美元美债,明天,我们自己的出口企业,就将接不到一张新订单! 先得搞清楚这 7307 亿美元美债的分量。根据美国财政部 2025 年最新数据,中国是美国第二大海外债主,手里的美债占美国对外发行国债总量的 7.2%。这些债券大多是 10 年期和 30 年期的长期国债,是美国政府维持财政运转的重要资金来源。 可美媒担心的不只是 “美国政府没钱花”,更怕中国清空美债后引发的连锁反应,首当其冲的就是美元汇率。要是中国突然大量抛售美债,国际市场上美元供过于求,汇率大概率会暴跌,到时候美国企业出口商品的价格就会跟着大涨,其他国家买美国货得花更多钱,订单自然会减少。 更直接的影响在双边贸易上。中国是美国第三大出口市场,2024 年美国对中国出口额突破 1800 亿美元,从大豆、玉米到飞机、汽车零部件,上百种商品都靠中国市场消化。 就拿美国大豆来说,中国每年要从美国买近 3000 万吨,占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 40%,要是中国清空美债后减少采购,美国中西部的农场主手里的大豆就得堆成山。有伊利诺伊州的农场主算过账,要是失去中国订单,自家农场年收入得少 20 万美元,连农机具的贷款都可能还不上。 汽车行业更是经不起折腾。美国通用汽车去年对中国出口了 12 万辆汽车,光 SUV 车型就卖了 5.3 万辆,这些车大多是在密歇根州工厂生产的,直接带动了当地 2.3 万个就业岗位。 美媒在报道里算了笔账,要是中国因为美债问题减少进口美国汽车,通用汽车在中国的年销售额得跌 35%,对应的美国本土工厂可能要裁员近 5000 人。 不光是整车,美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得跟着遭殃,中国每年从美国进口的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零部件价值超 80 亿美元,这些订单要是没了,俄亥俄州的零部件工厂怕是得停产。 飞机制造业的依赖度更高。美国波音公司 2024 年向中国交付了 48 架客机,占其全球交付量的 19%,这些飞机的订单额超 60 亿美元。要是中国暂停采购,波音位于华盛顿州的生产线就得缩减产能,光是组装车间就可能裁掉 1.2 万人。 更别说配套的航空零部件企业,比如生产飞机座椅的美国卓达公司,中国市场占其全球销量的 25%,订单一断,工厂的生产线就得停一半。 农产品领域的连锁反应更明显。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对中国出口的玉米、小麦、棉花等农产品总价值达 320 亿美元,其中玉米出口量的 35% 都流向中国。 而且这还会影响上下游产业,比如美国嘉吉公司的粮食加工厂,每年要加工近 200 万吨美国玉米出口到中国,要是订单没了,加工厂就得裁员,运输粮食的卡车司机也得失业。 美媒还担心 “金融市场恐慌” 会波及中小企业。要是中国清空美债引发美股震荡,美国银行可能会收紧贷款,中小企业融资会更难。 比如美国加州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每年要从中国进口原材料,同时向中国出口医疗设备,要是银行减少贷款额度,公司既没钱采购原材料,也没钱扩大生产,对中国的出口订单自然得缩减。 其实美国企业早就感受到了压力。2025 年初中国减持了 50 亿美元美债后,美国大豆出口价格就跌了 8%,不少企业开始提前跟中国客户签长期合同,怕的就是后续出现更大波动。 美国全国制造商协会最近做的调查显示,68% 的美国出口企业担心 “美债问题影响对华贸易”,有 42% 的企业已经开始寻找其他市场,但大多收效甚微,比如东南亚市场虽然能买一些美国农产品,但体量只有中国市场的三分之一,根本填不上缺口。 美媒在报道里还提到一个关键点:中国手里的美债是 “双向制衡” 的武器。中国要是清空美债,自己也会有损失,但美国出口企业的损失可能更大。毕竟中国有庞大的国内市场和其他贸易伙伴,而美国很多企业对中国市场的依赖度短期内没法替代。 就像美国经济学家保罗・克鲁格曼在评论里说的:“中国持有的美债不是‘炸弹’,而是‘纽带’,要是断了这根纽带,美国企业最先遭殃。” 现在美国出口企业都在盯着中美经济对话的进展,不少行业协会还跑到华盛顿游说,希望政府别在美债问题上跟中国硬刚。毕竟对企业来说,订单才是实实在在的饭碗,要是真因为美债问题丢了中国市场,再想找回来可就难了。 美媒的担忧不是空穴来风,这 7307 亿美元美债背后,牵着的是美国上百万人的就业和无数企业的生存,真要是动了这笔钱,美国出口企业的日子怕是真要不好过了。 全球化这么多年,各国经济早就深度绑定了。中国和美国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既有矛盾也有共同利益。动不动就说脱钩、清零、崩盘,这些极端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因为谁都承受不起那个代价。 信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在稀土还未撕完的时候,中国又加紧了另外一出口,而这个比稀土还要命。说白了,中
【4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