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杰生外长在新德里发表演讲称,中美关系“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全球政治的走向”,他认为,美国态度“咄咄逼人”,在其伙伴关系中推动国家利益,而中国“在新机制和新机构方面则面临差距”。 这话其实没说错,尤其是看美国最近的操作,简直把“咄咄逼人”写在了脸上。 就拿印度自己的遭遇来说,美国一边骂印度买俄罗斯石油是“变相输血”,转头就加征了50%的关税,可实际上美国去年吃掉了印度炼化产品出口的23%,比欧盟加起来还多。 自家买得欢,倒反过来指责别人“钻空子”,这双标玩得也太溜了,完全是把“美国第一”的牌子挂在嘴边办事,管你是不是伙伴,先顾着自己的利益再说。 印度为了这事还挺硬气,公开跟美国叫板说“不想买就别买”,可背地里又悄悄找了家跟特朗普团队穿一条裤子的游说公司,每月掏7.5万美元想疏通关系,之前另一家更贵的公司花了钱也没办成事。 这操作本身就说明,连印度都摸透了美国的脾气——跟它讲情面没用,得花钱铺路,可就算铺了路,人家也未必给你好脸色。 毕竟美国对盟友向来是用完就甩,之前贸易战连欧洲盟友的钢铝都加税,现在对印度这波操作,不过是老戏新唱罢了。 苏杰生说中国在新机制新机构上有差距,这话倒也点出了实情,但得往深了看。美国那些老牌机构都运营几十年了,早把规则玩得滚瓜烂熟,而中国搞新机制才多少年?咱们刚起个头,还得慢慢攒人气、磨规则。 但这跟能力没关系,就像中国能把产业链搭得那么全,从零件到成品一条龙搞定,印度搞了四年制造业激励计划才完成37%的目标,这对比就能看出来,中国缺的不是本事,是时间和积累。 其实现在全球的心思都明明白白,中美俩大国的动向就是风向标。美国一门心思靠硬实力压人,连伙伴的利益都能随便牺牲,印度这阵子又是硬刚又是游说,就是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 而中国这边虽然新机制还在磨合,但架不住实在——搞合作不附加条件,不像美国动辄拿关税、制裁当筹码。 就像中印最近互动变多,王毅外长访印谈了不少共识,莫迪还要来华参加峰会,说白了就是各国都不想在中美之间选边站,更想找实在的合作机会。 美国大概还没回过味来,以前那种“我说了算”的日子早过去了。 想靠咄咄逼人逼各国站队,结果印度这样的伙伴都在偷偷留后路;中国这边虽然新机构还在成长,但架不住大家吃够了霸权的亏,愿意过来搭把手。 苏杰生这话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全球政治的走向,根本不是美国一家能定的,得看中美这两股劲儿怎么碰——一个硬来,一个慢搭,最后谁能留住人心,谁才真能定调子。 现在这局面挺有意思,美国忙着用老办法压人,中国忙着攒新台子,各国都在中间看门道。苏杰生能点出这层意思,也算摸准了全球的脉。 毕竟谁都不想被“咄咄逼人”的霸权拿捏,可新机制的成长也确实需要时间,这中间的拉扯和变化,可不就决定着未来世界的样子嘛。
大批电厂岌岌可危,印度要求中方出口电力设备:欧美多国沉默了!印度这边的电力行
【38评论】【3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