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欧美会直接把俄罗斯那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其实西方本来打算把俄罗斯彻底困死,让市场归他们、政权归他们、土地也归他们,西方从没想过放弃俄罗斯市场,他们只是高估了自己实力,结果把事情玩脱了。 欧美这盘棋下得是真大,心也够狠。 他们一开始就没打算给俄罗斯留活路,想的是一招毙命,直接把俄罗斯从世界经济版图上抹掉。他们祭出的手段,听着都让人脊背发凉。 金融上,直接把俄罗斯几家主要银行踢出了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系统,这等于切断了俄罗斯和全球金融网络的血管,让它的钱出不去也进不来。 更绝的是,他们直接冻结了俄罗斯高达3500亿美元的海外资产,这笔钱本是俄罗斯的家底,一夜之间就成了西方的“战利品”。 贸易上,他们搞起了全面封锁,禁止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这些可都是俄罗斯的经济命脉。 同时,他们还限制出口,不让俄罗斯买到炼油设备、半导体、飞机这些高技术产品,就是想从技术上把俄罗斯锁死,让它变成一个资源空壳子。 西方的算盘打得噼啪响,以为这么一套组合拳下去,俄罗斯经济必然崩溃,社会动荡,到时候他们就可以像切蛋糕一样,重新瓜分俄罗斯的市场、资源,甚至扶植一个亲西方的政权。 这哪里是制裁,这分明是想搞一场不流血的征服。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西方这套看似天衣无缝的计划,偏偏在最关键的地方出了岔子。 他们千算万算,算漏了两样东西:一是俄罗斯这个战斗民族的韧性,二是中国这个东方大国的存在。西方以为切断能源就能扼住俄罗斯的喉咙,可他们忘了,地球是圆的,此路不通还有别路。 美国气急败坏,甚至扬言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实施“二级关税”,想逼着印度这些国家就范。结果呢? 这种霸凌行径反而让更多国家看清了美国的自私,加速了“去美元化”的进程。 更讽刺的是,西方的制裁搅乱了全球能源市场,导致油价飙升,俄罗斯虽然卖得少了,但赚的钱却一点没少,甚至更多了。 这下可好,西方亲手给中国送上了一份天大的厚礼。俄罗斯被西方逼得没办法,只能向东看,而中国是唯一能接住这个巨大市场的国家。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俄双边贸易额直接冲到了2400亿美元,其中光是能源贸易就占了65%。 俄罗斯已经连续三年稳坐中国最大原油供应国的宝座。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买卖关系了,而是深度捆绑的战略合作。你看那条“西伯利亚力量”天然气管道,已经开足马力,累计向中国输送了超过100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 这还不够,两国紧接着又规划了“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设计输气量高达每年500亿立方米,一旦建成,中国天然气进口的多元化比例将提升到42%。 这哪里是管道,这简直是连接两国经济的钢铁大动脉,把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和最大的能源出口国牢牢地“焊”在了一起。西方想困死俄罗斯,结果却帮中国构建了一条最稳固的能源生命线,这操作简直是神助攻。 更让西方捶胸顿足的是,他们失去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能源市场,而是整个俄罗斯的消费市场。过去,俄罗斯的商场里充斥着欧洲的汽车、美国的手机、法国的时装。可制裁一来,这些西方企业要么被迫撤离,要么主动退出,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市场真空。这时候,中国企业来了,而且是大规模地来了。从汽车到家电,从服装到日用品,中国制造如潮水般涌入,迅速填补了西方留下的每一个角落。 这还没完,西方的极限施压,还意外地撬开了俄罗斯技术合作的大门。以前,俄罗斯跟中国合作,总有点藏着掖着,生怕核心技术被学了去。 尤其是在航空这种高精尖领域,更是小心翼翼。中俄曾联合研发宽体客机CR-929,就因为俄方坚持用自己相对落后的技术,又不愿分享核心,最后项目黄了。 但现在,情况完全不同了。西方的技术封锁让俄罗斯自己的航空产业半死不活,飞机造不出来,也卖不出去。 再不找伙伴,这些技术就要烂在手里了。 于是,我们看到普京亲自下令,准备向中国的C-929大飞机项目提供最关键的复合材料机翼、垂直尾翼,甚至是正在研发的PD-26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 这可是俄罗斯的“压箱底”技术,是他们的王牌。现在为了生存,为了不被西方彻底孤立,俄罗斯不得不拿出真金白银的技术来换取中国的市场和合作。 西方用制裁逼得俄罗斯无路可走,反而促使中俄形成了前所未有的技术互补,这恐怕是他们做梦也没想到的结局。 说到底,欧美之所以会把俄罗斯这么大的市场拱手让给中国,根本原因在于他们的傲慢和短视。 他们高估了制裁的威力,低估了俄罗斯的承受能力,更严重低估了中国的战略定力和市场潜力。 他们以为世界还是那个他们可以呼风唤雨的单极世界,以为所有人都会乖乖听他们的话。 结果呢?西方本想通过制裁一劳永逸地解决俄罗斯问题,结果却亲手把一个拥有丰富资源、重要战略位置和强大科技潜力的俄罗斯,推向了中国的怀抱。
俄罗斯要妥协了,牺牲普京就能拯救俄罗斯。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表示,俄罗斯愿意为有条
【1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