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 黄奇帆这话真是一针见血,戳破了现在社

凌余阵兮 2025-10-07 10:17:40

黄奇帆:“没有共同富裕,阶层就会固化。” 黄奇帆这话真是一针见血,戳破了现在社会里最让人揪心的问题。他当过重庆市长,一辈子跟经济打交道,看问题比谁都透,这话根本不是空泛的大道理,全是实打实的现实,关乎咱们国家的前途命运,半点虚的没有。 就像他点透的那样,要是真到了5%的人攥着80%的财富,95%的人兜里没多少钱的地步,这社会真就转不动了。 咱们身边其实到处都是这样的影子:有的人住着几亿的豪宅,私人飞机说买就买,一顿饭钱够普通人家过好几年;可更多人呢,供套房子得掏空六个钱包,每个月还完房贷剩下的钱刚够吃饭,孩子报个补习班都得精打细算,老人看病更是不敢想。这差距不是一点点,是天壤之别,长此以往,阶层可不就固化了嘛。 阶层固化这事儿最可怕的是啥?是“龙生龙、凤生凤”那套又回来了,普通人再怎么拼,也跨不过那道无形的坎。 以前说“知识改变命运”,可现在呢?好学校的学区房动辄几百万,普通家庭根本买不起,孩子只能读普通学校,跟那些从小上国际学校、请私教的富家子弟比,起点就差了十万八千里。 等长大了找工作,人家靠着爹妈人脉进大厂、当高管,普通人简历投一堆,连面试机会都少得可怜。 黄奇帆早就说过,现在中等收入人群才4亿,低收入还有6亿,要是这些人没机会往上走,社会哪来的活力? 更要命的是,这事儿还会拖垮整个经济。经济要转起来,得靠大家消费啊,95%的人兜里没钱,谁来买东西?你看现在,奢侈品店人挤人,可菜市场里大家买棵葱都要讲价;高端汽车卖得火,普通家用车却得靠降价促销。 2024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才增长3.5%,就是因为多数人不敢花钱,毕竟房贷、教育、医疗哪样都得留着钱应付。 企业生产的东西卖不出去,只能裁员降薪,反过来又让大家更没钱,这不就成了恶性循环?黄奇帆说这是“经济运行陷入低效率均衡”,说白了就是经济卡死了,动不了了。 有人说“贫富差距难免,努力就能富”,这话纯粹是站着说话不腰疼。现在不是不努力,是机会根本不均等。 少数人手里攥着资源,搞垄断、炒房价,钱生钱越来越容易;普通人只能靠死工资,辛辛苦苦一辈子,连财富的边都碰不到。 就像黄奇帆批评的,有人觉得靠第三次分配捐点钱就行,这根本是歪理,真正的关键在一次分配和二次分配,得让大家有均等的机会赚钱,靠劳动能攒下家底。 2023年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才43%,这么低的比例,普通人哪能富得起来? 阶层固化久了,社会矛盾也会越来越多。 年轻人看不到希望,就容易躺平,觉得再拼也没用;中年人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心里全是怨气。 这些情绪积累多了,社会能安稳吗?黄奇帆说“阶层固化会导致社会撕裂甚至动荡”,这可不是危言耸听,历史上多少例子都证明了,贫富差距太大的社会,迟早要出问题。咱们国家要发展,首先得让大家都有奔头,都能看到往上走的希望。 不过黄奇帆也说了,共同富裕不是搞平均主义,不是让所有人都一样富,而是要把差距控制在合理范围。比如区域、城乡的人均收入差距控制在2倍以内,基尼系数降到0.4以下,这才是实在的目标。 现在国家搞乡村振兴,给农村补教育、补医疗,就是让农村人有更多机会;反垄断打击大厂,就是不让少数人垄断资源;提高个税起征点、搞医保跨省异地直接结算,都是在通过二次分配缩小差距。这些事儿看着慢,但都是在给普通人铺路,让大家能通过努力改变命运。 黄奇帆还提到,要让中等收入人群翻番,低收入人群减半,这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中等收入人群多了,消费才能起来,经济才能活起来;低收入人群少了,社会才能更稳定。 就像那些进城的农民工,要是能有稳定的工作、完善的社保,攒点钱能在城市立足,他们的孩子就能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不就是阶层流动吗?这比单纯捐钱管用多了。 说到底,黄奇帆的话就是在提醒咱们,共同富裕不是口号,是关乎每个人的实在事儿,更是国家能不能长久发展的关键。 要是任由财富往少数人手里集中,阶层彻底固化,那不光普通人没好日子过,国家的发展也会停下脚步。 现在国家正在往这个方向努力,虽然过程不容易,但只要能让机会更均等,让大家靠劳动能赚到钱,能看到希望,社会就会一直有活力,国家才能越来越好。这不是遥不可及的目标,是咱们每个人都能感受到的变化,也是必须走对的路。

0 阅读:61
凌余阵兮

凌余阵兮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