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9月28日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的现场,一位旅

韫晓生 2025-10-07 09:51:04

[微风]9月28日报道,儿行千里母担忧!在北部战区海军舰艇开放活动的现场,一位旅客看起来有些许的心不在焉,她打着伞逆着人群,看似并不关心这场活动,但其实她的最终目的却让很多网友潸然泪下。   (信源:人民日报视频)   母亲从河南出发,坐了一整晚火车,估计没怎么合眼。到了现场天还下着小雨,她没打伞就先往执勤队伍里瞅,眼睛扫过一个又一个穿着军装的身影,生怕漏了自己的儿子。   一开始她还站在队伍外围,踮着脚看,后来慢慢挪到边上,终于在第三排找到了那个日思夜想的脸庞 —— 儿子站得笔直,帽檐压得低,眼神盯着前方,连眼皮都没怎么动。   母亲没敢上前,就静静地站在儿子身旁半步远的地方。手里的伞本来举在自己头顶,可看着儿子肩膀上落的小雨点,不知不觉就往儿子那边偏了偏。   雨丝顺着伞沿往下滴,打湿了她的袖子和裤脚,她却没在意,眼睛一直落在儿子身上,嘴角轻轻抿着,像是在确认 “这就是我的娃,长壮实了”。   周围的人都看出来这是军人的母亲,没人上前打扰。执勤的儿子其实早就看到母亲了 —— 后来他说,母亲刚到现场时,他眼角的余光就瞥见了那熟悉的身影,心里 “咯噔” 一下,又酸又暖,可手里的枪握得更紧了。   因为执勤有纪律,不能随意说话、乱动,他只能装作没看见,继续保持着标准的军姿,可耳朵却一直留意着母亲的动静,听着她轻轻的脚步声,知道她就站在身边。   就这样过了大概二十分钟,母亲看够了,也怕影响儿子工作,就悄悄往后退了几步,转身慢慢离开。走的时候还回头望了两次,脸上带着满足的笑,一点没觉得这趟夜车白跑。   这里得科普个小知识:军人执勤时为啥不能随意和家人交流? 这不是 “不近人情”,而是纪律要求。   执勤时军人需要保持高度专注,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情况,任何分心都可能影响任务安全;而且公开场合与家人互动,可能会暴露身份信息,也不符合执勤时 “庄重严肃” 的形象要求。   就像这位军人,就算看到母亲,也得先顾着工作,这既是对职责的坚守,也是对家人的另一种负责——只有把任务完成好,才能让更多家庭安心。   后来执勤结束,军人第一时间就去找母亲,陪着她在附近的小路上散步,唠了唠家常。母亲从包里掏出带的土特产,有河南的芝麻糖、腌菜,一边给儿子塞一边说:“知道你爱吃这个,特意给你装的,别不舍得吃。”   儿子听着母亲的话,时不时点头,还帮母亲拎着包,母子俩的身影在路灯下拉得很长,满是温馨。   网友们看完这事儿,都忍不住共情。   有人说:“我爸也是军人,以前我去看他执勤,他也只能远远看我一眼,我知道他心里惦记我”;有人感慨:“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我们负重前行,而他们的家人,也在默默承受着思念”;还有人说:“母亲的伞偏向儿子的那一刻,胜过千言万语,这就是母爱啊”。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军营周边经常能看到。有母亲千里迢迢来送家乡菜,有妻子带着孩子来看看站岗的丈夫,有父母来参加军营开放日,就为了远远看一眼穿着军装的孩子。   他们不图什么,就图个 “亲眼看看,知道他平安、上进”,这份朴素的牵挂,比任何礼物都珍贵。   这位河南母亲的故事,没有轰轰烈烈的情节,却藏着最真实的亲情和家国情怀。儿子守着大家,母亲守着小家,母亲的一趟夜车,一场雨中的凝望,既是对儿子的思念,也是对他职业的理解和支持。   这大概就是 “你守护国家,我守护你” 的最好诠释。   最后想问问大家,你身边有军人或军属吗?你见过哪些让人感动的军属故事?评论区聊聊,一起为这位伟大的母亲和坚守职责的军人点个赞,也向所有默默付出的军属致敬!

0 阅读:29

猜你喜欢

韫晓生

韫晓生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