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6日,白宫镜头前,特朗普总统手持一张14岁少年的遗照,站在悲痛欲

烟雨评社 2025-10-06 23:45:19

2025年7月16日,白宫镜头前,特朗普总统手持一张14岁少年的遗照,站在悲痛欲绝的母亲身旁,郑重承诺:“我相信中国会执行死刑”,这一幕,将芬太尼危机再度推向舆论焦点。 但真相是:中国早在2019年就全球首个整类列管芬太尼物质,而美国2023年因芬太尼死亡人数高达7.6万,街头随处可见扭曲僵硬的吸毒者“僵尸”。 特朗普的“死刑承诺”,不过是一场用孩子照片当道具的政治表演,芬太尼毒害美国的根源,根本不在中国。 芬太尼,这本是一种在 20 世纪 60 年代合成的强效阿片类药物,在医学领域,它能有效为病人减缓疼痛,发挥着积极作用。可在美国,它却成为了一场可怕的 “公共卫生噩梦”。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数据显示,2024 年,美国因过量用药导致死亡人数达 80000 人,其中,过量服用以芬太尼为主的合成阿片类药物导致死亡人数约为 48400 人 ,这数字让人触目惊心。 从 90 年代开始,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放行阿片类止痛药,医疗机构广泛开具此类处方,使得大量民众对这类药物产生依赖。渐渐的,从 “合法用药成瘾” 走向了 “非法毒品补位”,这一病理链条为芬太尼的泛滥埋下了隐患。 在美国,药物滥用已超过枪支暴力和车祸,成为意外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滥用最为严重。而且,美国是世界上毒品问题最严重的国家之一,2023 年 4 月至 2024 年 4 月,美国因滥用毒品死亡案例超过 10 万例,这已经是美国连续第三年有超过 10 万人因滥用毒品而死 。 芬太尼成瘾性比海洛因强 50 倍,价格低廉又便于大规模生产,毒贩们自然趋之若鹜,在最近十年里,它占据了美国贩毒市场,让泛滥之势愈发不可收拾。 面对如此严重的芬太尼危机,美国政府在减少国内毒品需求、加强处方药管控、强化毒品危害宣传教育等关键工作上却没什么作为,始终没能出台既能治标又能治本的禁毒政策,药物监管更是没能落实到位。 美国人口仅占世界 5%,却消费了全球 80%的阿片类药物,说它是全球禁毒事业的黑洞一点不为过。与此同时,芬太尼在美国以外从未形成规模性滥用,所以说,美国芬太尼问题久拖不决,根源就在其国内精神类药品监管不严、政商勾结、政治极化阻碍禁毒进程等因素。 而中国呢,一直是禁毒的坚定践行者。中国有着沉痛的历史教训,深受毒品之害,所以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对毒品秉持 “零容忍” 态度,打击制贩毒等各类毒品犯罪的力度极大。2019 年 5 月,中国宣布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是全球第一个正式整类列管芬太尼类物质的国家 。 并且,中国认真履行联合国 “1988 年公约” 义务,对所有列管化学品实行进出口许可和国际核查制度,防止列管化学品流入制毒渠道。 近期发布的《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详细阐述了中国在芬太尼类药品管控、严打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严格芬太尼类物质前体管控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和创新经验 。 据美国海关与边境保护局等禁毒执法部门通报,2019 年 9 月至今,美国未查获来自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可即便如此,美国还是频频将国内芬太尼泛滥问题甩锅给中国。 特朗普并非首次利用芬太尼问题打 “中国牌”,今年 2 月,他以中国 “未兑现打击芬太尼承诺” 为由,宣布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 10% 关税,随后又提高至 20% 。 而在 7 月 16 日签署 “全面遏制芬太尼贩运法案” 前后,他一边说中国在帮忙,一边又重复虚假指控,声称中国提供了大部分甚至所有芬太尼。这种自相矛盾的言论,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如今,中美关税谈判处在关键节点,特朗普虽称 “对达成禁毒协议持乐观态度”,但专家普遍认为这更多是一种策略姿态。毕竟,美国国内利益集团错综复杂,触动相关政策,可能会得罪不少势力,数百万依赖止痛药的患者或许也会反对。 美国芬太尼危机已然严峻,真正解决问题的关键,还在于美国自身。一味甩锅中国、对中国输美产品加征关税,根本无法从根源上解决问题,反而会破坏中美在禁毒领域已有的合作成果。 中美两国若能在平等、尊重、互惠的基础上携手合作,才是应对芬太尼危机的正确方向,也才有可能真正拯救那些深受毒品危害的生命,减少更多家庭的悲剧。 如今,特朗普喊出的“死刑承诺”更像是一场空洞的表演,而中国依法严厉打击毒品犯罪,可是真要想根除问题,美国如果不从源头上解决自身的需求,再多的措施也只能是九牛一毛。 信源:《美国怎么还在尬聊“芬太尼问题”?丨北京观察》——直新闻

0 阅读:71

猜你喜欢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