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被动等待,美国又宣布要和中国“干”了! 美国这次是真动起手来了,10月14号开始的新政策就是明证,专门盯着中国的船收额外的钱,里里外外都是冲着限制中国来的。 只要是中国公司运营的船、中国船厂造的船,还有不是美国造的汽车运输船,开进美国港口都得多交钱,而且收费的法子藏着心眼,中国船东的船按吨位算,中国造的船按集装箱数量算,哪样收得多就按哪样来,就是要让中国相关企业多掏钱。 中国船东运营的船,每次进美国港口按净吨位收费,一开始每吨就要50美元,往后三年还逐年涨,到2028年就得涨到140美元一吨。 要是中国造的船,不管是谁运营的,要么按每吨18美元收,2028年涨到33美元,要么按每个集装箱120美元收,2028年涨到250美元,两样里挑贵的收,每艘船一年最多要交5次。 就拿咱们国内的航运巨头中远海运来说,这家公司超过55%的船都是中国造的,而且它一半以上的船队都要去美国港口,受影响最直接。 汇丰银行算过账,中远海控2026年光这额外的港口费就得交15亿美元,相当于106亿多人民币,这一下就要拿走公司当年将近四分之三的利润,东方海外也得交6.54亿美元,占了65%的利润,等于大半年白干了。 美国这么干,根本原因就是眼馋中国造船和航运业的实力,自己跟不上就想靠收费打压。2025年上半年的数据摆在那,中国造船完工量占了全球的51.7%,新接的订单更是占了68.3%,手里等着造的订单占了64.3%,连续这么多年都是全球第一。 尤其是集装箱船,全球81%都是中国造的,散货船占了75%,就连液化石油气运输船都超过韩国成了第一。 反观美国自己,造船业早就不行了,从上世纪70年代每年造70艘船,降到现在每年才造5艘,全球市场份额只剩0.1%,眼看中国在这行越来越强,就想出这收费的法子逼大家不用中国船、不找中国造船。 再说说那专门针对非美国造的汽车运输船,这更是精准打击。现在中国汽车出口量越来越大,就说江苏太仓港,今年一季度就出口了14.76万辆汽车,其中不少是靠大型汽车运输船运出去的。 4月份的时候,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输船比亚迪“深圳”号就在那首航,一次能装9200辆汽车,专门运新能源汽车去巴西。 美国肯定看到了中国汽车和汽车运输船的发展势头,所以把这类船也纳入收费范围,就是想增加中国汽车出口的成本,阻碍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这收费政策不光坑中国企业,最后还得美国老百姓买单。航运公司掏了额外的钱,肯定要把成本加在运费里。 德鲁里机构算过,现在中国航运公司往美国运一个大集装箱,额外费用是511美元,占了运费的19%,到2028年就得涨到1400美元,占一半以上的运费。 中国出口到美国的都是老百姓常用的衣服、家电、日用品,这些东西利润本来就薄,运费涨了要么涨价卖,要么就不做了。 之前就出现过美国西海岸港口12小时没一艘中国货船到港的情况,长滩港货运量降了35%到40%,西雅图港甚至出现过一天没集装箱船到港的情况,要知道长滩港63%的货物都来自中国。 要是以后中国船因为收费太高不去美国了,美国超市里的东西要么涨价,要么就缺货,最后吃亏的还是美国普通消费者。 更狠的是这收费系统几乎网罗了全球大部分船队。世界航运理事会的数据显示,这政策一旦实施,全球98%的船队都可能要交额外费用,2024年美国港口有36595次船停靠都受影响,占了国际船停靠次数的43%。 就连瑞士地中海航运、丹麦马士基这些外国航运公司也躲不开,因为他们船队里也有不少中国造的船,地中海航运24%的船是中国造的,马士基20%,法国达飞更是有41%,这些公司要么交额外费用,要么就得花更多钱找其他国家造船,可除了中国,能造这么多船的国家没几个,最后还是得接受更高的成本。 美国嘴上说要重振自己的造船业,可这法子根本行不通。中国造船业的优势是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从技术到产能都领先,现在手里的订单都排到2029年了,不是靠收点费就能被取代的。 反而这政策打乱了全球航运的秩序,让本来顺畅的货物运输变得又贵又麻烦,说到底就是用保护主义的法子打压别人,最后只会让自己的贸易环境越来越差,连累本国的消费者和企业。
很多移民美国的人,没看过北美崔哥那“断子绝孙”的演讲。要是早看了,不少人得琢
【1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