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心大大的坏!”湖北宜昌,男子到饭店吃饭,不料吃了几口就说吃到烟头,要求免单并赔偿1000块,并威胁如果不赔偿就发网上举报,没想到商家很强硬,查看监控果断报了警,事后经过调查,原来这是一个流窜团伙,全国各地已经作案700多起,敲诈饭店合计30多万,网友:论监控的重要性! 这事儿听起来像普通的消费纠纷,背后却是一出精心编排的“碰瓷”连续剧。湖北宜昌三峡机场一家面馆里,男子赵某防演得挺投入,捏着个烟头怒气冲冲讨说法,张口就要千元赔偿。店老板觉得蹊跷,后厨全是女员工,没人抽烟,加热即食的餐品里凭空冒出烟头?干脆直接报警。民警一到,赵某防突然怂了,眼神躲闪想溜走,这一下露了馅。 警方一查,发现赵某防可不是头一回干这事。他背后有个四人团伙,流窜全国26个省份、80多个城市,专挑机场、车站的快餐店下手。他们的套路相当熟练:提前把烟头、创可贴甚至纸屑藏在嘴里,吃饭时偷偷吐进餐盘,再假装恶心呕吐,逼店家赔钱。为了不露马脚,他们还分工用不同道具,赵某防偏爱烟头和创可贴,同伙李某某则用线头碎纸,避免在同一家店穿帮。 这伙人的行程密集得离谱。年均出行300多次,最疯狂时一天辗转三个城市,午饭连吃四顿——哪是吃饭,分明是“赶场敲诈”。他们每次索赔金额控制在几百到一千元,让店家觉得“报警麻烦不如赔钱了事”,正是这种息事宁人的心态,让他们三年得手700多起,捞走30多万元。要不是宜昌警方启用警情大数据系统,发现赵某防在多地有相同报案记录,这出“巡回碰瓷”还得继续演下去。 为什么这类敲诈能屡屡得逞?餐饮行业最怕食品安全纠纷闹大,骗子们掐准了商家“花钱消灾”的心理。一家受害餐馆经理坦言:“当时他大吵大闹,怕影响其他顾客,只好赔500元了事。” 甚至有些连锁品牌为维护声誉,明知可疑也选择妥协。这种沉默反而助长了犯罪气焰,700多起案件中报案的商家寥寥无几。 监控摄像头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是商家敢于对不合理索赔说“不”。宜都市一家鲜鱼馆就顶住了压力:店家坚持查看明厨亮灶监控,证明后厨无人吸烟,市场监管部门核查后也排除了生产环节问题。尽管最终仍免单赔偿,但完整的证据链为警方破案提供了突破口。南京也有类似案例,一团伙在火锅店谎称吃出虫子,因店员及时调阅监控并报警,团伙当场露馅。 这类“碰瓷式维权”背后,折射出餐饮行业面对恶意敲诈的维权困境。小本经营经不起舆情风波,骗子们正是利用这种恐惧钻空子。警方提醒商家,遇到可疑索赔务必保留监控、转账记录等证据,果断报警——毕竟,纵容一次敲诈,可能招来更多模仿者。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重庆,女子在餐馆吃饭时,发现对面一男孩一直用手机偷拍自己,她气得上面索要对方手机
【257评论】【10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