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卡塔尔和埃及同时宣布了! 10月5日,埃及与卡塔尔协调阿拉伯国家行

英明果断雪梨 2025-10-06 00:36:04

就在刚刚 ​​卡塔尔和埃及同时宣布了! 10月5日,埃及与卡塔尔协调阿拉伯国家行动,推动加沙冲突停火。 你以为埃及是心血来潮?这背后藏着它绕不开的现实账本。加沙南部的拉法口岸攥在埃及手里,那是加沙唯一不经过以色列的对外通道,每天几百辆援助卡车能不能进去、受伤的巴勒斯坦人能不能出来,全看埃及的态度。更关键的是西奈半岛的安全——2012年就有武装分子从哈马斯的地道潜入埃及,枪杀16名士兵,鲜血染红了沙漠边境。埃及总统塞西心里比谁都清楚,加沙乱一天,西奈的极端势力就多一分渗透风险,这不是“仗义执言”,是自家门前不能起火的必然选择。 早在2023年10月冲突刚爆发时,埃及就急着办了“开罗和平峰会”,哪怕没促成停火,也先把“地区调解人”的牌子立了起来。去年10月,它还逼着哈马斯和法塔赫坐下来谈和解,为的就是避免加沙战后变成“没人管的烂摊子”。这次跟卡塔尔联手,更透着精明——拉法口岸是它的筹码,卡塔尔手里攥着的则是哈马斯的“联系方式”。 卡塔尔的算盘打得更精。这个只有1.2万平方公里的小国,把哈马斯政治局硬生生留在了多哈,每月还往加沙送3000万美元援助。表面看是“支持巴勒斯坦”,实则是把哈马斯当成了地缘政治的敲门砖。它一边让美军在乌代德基地驻军——那是美国在中东最大的军事据点,一边跟伊朗保持务实关系,这种“左右逢源”的本事,让它成了以色列和哈马斯之间绕不开的传话人。 去年9月以色列空袭多哈的哈马斯高层时,卡塔尔没翻脸,反而借坡下驴调整策略,既没得罪美国,又没彻底跟哈马斯撕破脸。这种“灵活平衡术”在2023年11月就用过一次,当时正是它和埃及联手,才促成了巴以短暂停火、交换了部分人质。这次再联手,不过是把熟路再走一遍。 有人骂两国“各怀鬼胎”,这话不算错,但也不全对。埃及反对以色列把巴勒斯坦人赶到西奈半岛,是怕难民潮冲乱自家秩序;卡塔尔推动停火,是想保住自己在阿拉伯世界的话语权。可偏偏是这种“利益捆绑”,才让停火有了落地的可能——埃及能逼着以色列开放援助通道,卡塔尔能说动哈马斯坐在谈判桌前,缺了谁都不行。 拉法口岸的埃及士兵早就习惯了这种斡旋节奏,他们看着援助卡车排队入关,也记得2025年1月那次停火时,加沙民众举着“谢谢开罗”的牌子过河的场景。多哈的外交官则在深夜里跟哈马斯通电话,一边劝对方释放被扣押人员,一边要跟美国确认以色列撤军的细节。这些琐碎的奔走,比任何口号都更实在。 说到底,这场停火不是“善心发作”,是地缘博弈的必然结果。埃及要保西奈安全,卡塔尔要稳地区地位,阿拉伯国家要个“团结”的面子,加沙民众要口饭吃。可不管动机多复杂,能让枪声停一会儿,对那些在废墟里躲轰炸的孩子来说,就是天大的好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48
英明果断雪梨

英明果断雪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