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慑这不就来了,效果立竿见影!巴基斯坦三军情报局局长警告表示,以色列不应计划袭击部署在利雅得的巴基斯坦军队和战机。谁都看得出这警告背后的底气有多足。巴基斯坦可不是光喊口号,170 枚核弹头可比以色列那 90 枚藏着掖着的可实在多了。 沙特阿拉伯和巴基斯坦近日在利雅得签署了一项战略防御协议,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根据协议内容,任何针对一方的攻击都将被视为对双方的攻击,具有明确的联防性质。 这意味着,一旦出现军事冲突,两国将承担共同防御责任,协议条款清晰明确,显示出两国在安全事务上的高度互信。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哈瓦贾·穆罕默德·阿西夫在签署仪式上直言不讳,他表示,巴基斯坦不仅愿意与沙特分享核能力,还强调巴基斯坦自上世纪90年代进行核试验以来,始终拥有可靠的核武力储备。 阿西夫的表态被视为向国际社会,尤其是中东地区潜在对手传递一个明确的信号:巴基斯坦与沙特的防御合作在新形势下不容忽视。 巴基斯坦目前拥有约170枚核弹头,并且不断通过新技术升级核武库,使其核威慑能力持续增强。这一核能力的存在,使得沙特在面对地区安全挑战时能够获得更强的战略保障。 过去,沙特曾为巴基斯坦提供资金支持,帮助其在国际制裁和经济压力下维持核计划的持续推进,这也奠定了双方长期合作的基础。 长期以来,利雅得与伊斯兰堡之间保持着紧密的政治和安全联系。沙特的安全需求,包括对区域威胁的防御和战略平衡的维护,为双方的军事交流提供了充分理由。 近年来,两国不仅在武器采购和军队培训上展开合作,还在情报共享、联合演习等方面建立了稳固机制,使此次战略防御协议签署顺理成章。 长久以来,美国一直是中东地区唯一的安全保障“超级供应商”,当以色列战机空袭卡塔尔首都多哈,而部署在当地的美军雷达系统毫无反应。 华盛顿的“温和”表态更像是一纸失效的保单,这严重动摇了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客户”的信心,旧的供应体系不仅价格高昂,其可靠性也变得难以预测。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沙特与巴基斯坦的协议应运而生,这份协议的核心条款,“对一方的攻击即是对双方的攻击”——提供了一种前所未有的确定性。 它不再是基于口头承诺或利益交换的模糊保障,而是白纸黑字的军事同盟,沙特王储与巴基斯坦总理及两国军方高层的共同出席,为此份“新合同”的严肃性提供了最高级别的背书。 相较于向美国支付巨额“保护费”却仍需看其脸色,巴基斯坦直接派驻在利雅得的5000精兵与先进战机,无疑是更具性价比的“产品交付”。 巴基斯坦提供的“安全产品”,其价值远不止于伊斯兰世界唯一拥核国的身份,它的威慑力是一个由核武器、现代化常规军力及坚定政治意志构成的多层次体系。 其威慑力的顶层,是由约170枚核弹头与射程可达2750公里的“沙欣-3”弹道导弹构成的战略基石,这让任何潜在对手都必须掂量无法承受的后果。 更重要的是,这份威慑力背后是巴基斯坦数十年如一日的政治意志。 从1947年建国起便拒绝承认以色列,到近期外长达尔痛斥“大以色列”构想,再到空军飞行员曾于上世纪六十年代驾机与以色列交战的历史,都证明其介入巴勒斯坦核心问题的决心并非空谈。 沙特与巴基斯坦的结盟,其影响已远远溢出双边范畴,正像一枚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重塑了整个中东的力量格局。 如今,任何针对沙特或其周边区域的军事冒险,都必须将巴基斯坦的体系化报复纳入风险评估。
巴基斯坦以为中国不敢翻脸,他们知道中国需要巴基斯坦,更需要利益,那就是瓜达尔港和
【30评论】【6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