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接盘!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

烟雨评社 2025-10-05 18:45:11

中国不接盘!奥委会前主席巴赫曾说:中国应该发扬一下大国精神,主动承担起申办奥运会的责任!结果中方的回应,让人竖起大拇指...... 先说说现在申办奥运会的现状有多冷清。以前各国还抢着办,1993 年申办 2000 年奥运会时,光候选城市就有北京、悉尼、柏林等 5 个,竞争特别激烈。 可现在呢,2024 年奥运会原本有多个城市申请,结果汉堡、罗马、布达佩斯先后退出,最后只剩巴黎一个城市;2028 年奥运会更夸张,洛杉矶没对手直接当选。为啥大家都不想办了?核心就是成本太高,还容易亏本。 里约奥运会原本预算 144 亿美元,最后花了 200 多亿,赛后很多场馆荒废着,泳池里的水都变绿了;东京奥运会更惨,预算从 73 亿美元涨到 154 亿,还因为疫情空场举办,门票收入全泡汤,最后亏了上百亿美元。这些前车之鉴摆在那,谁还敢轻易接盘? 中国不是没办过奥运会,2008 年北京奥运会、2022 年北京冬奥会,办得都很成功,尤其是北京冬奥会,不仅实现了 “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 的目标,赛后场馆利用率也特别高。 首钢滑雪大跳台改成了网红打卡地,还能承办演唱会和赛事;国家速滑馆 “冰丝带” 对公众开放,周末想滑冰都得提前预约。 可即便有这么好的经验,中国也没盲目跟风申办,因为很清楚现在办奥的痛点在哪。巴赫说 “大国精神”,可大国精神不是不计成本地 “接烫手山芋”,而是要考虑实际需求和投入产出比。 中方回应里有个关键点,就是提到 “奥运会需要改革,要降低申办和运营成本”。这话可不是随便说的,现在办一届奥运会,单是新建场馆就得花几十亿美元,赛后维护更是无底洞。 雅典奥运会后,很多场馆因为没钱维护,成了流浪汉的聚集地;索契冬奥会花 510 亿美元建的场馆,现在大部分都闲置着。 中国早就看清了这个问题,所以在回应时明确表示,更愿意支持奥运会的改革,比如推广现有场馆改造利用、减少不必要的新建项目,而不是盲目申办。这种理性的态度,比硬着头皮接盘更有建设性。 还有个现实问题,就是各国对奥运会的热情下降,本质是奥组委的规则没跟上时代。以前办奥运会能提升国家形象、带动经济发展,可现在传播方式变了,靠办奥提升影响力的效果没那么明显了,反而容易因为成本失控引发民众不满。 东京奥运会时,日本民众多次抗议,就是觉得政府把钱花在奥运会上,不如用来改善民生。中国也有自己的民生需求,比如教育、医疗、养老这些领域,都需要持续投入,把钱花在刀刃上,比办一届奥运会更有意义,这也是中方回应里隐含的考量。 有意思的是,中方虽然不申办,但没闲着,反而在以其他方式支持奥运会。比如中国企业成了奥运会的重要赞助商,2024 年巴黎奥运会有 6 家中国企业赞助,金额占全球赞助总额的 28%。 中国还帮其他国家建设体育场馆,比如帮塞内加尔建的游泳中心,帮布隆迪建的体育场,这些场馆赛后都能服务当地民众。这种 “不申办但支持” 的方式,既体现了大国担当,又避免了盲目投入,比单纯接盘申办要务实得多。 巴赫后来也意识到了问题,在卸任前推动奥组委改革,比如允许申办城市共享场馆、简化开幕式流程,还推出 “奥运会 2020+5 议程”,目的就是降低成本。 这些改革措施,其实和中方之前的回应不谋而合。现在再看中方当初的态度,不是不愿承担责任,而是更懂如何理性地推动奥运会发展。 真正的大国精神,不是迎合别人的期待勉强自己,而是用务实的方式解决问题,既对自己负责,也对国际社会负责。这种清醒和理性,难怪会让人竖起大拇指。 信源:中国新闻周刊网

0 阅读:43

评论列表

马艳峰

马艳峰

3
2025-10-05 20:06

尼玛,巴郝什么时候说的?虾bb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