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与指挥库尔斯克攻势的英国雇佣兵爱德华·哈里斯已自杀身亡。 这位曾率领乌克兰军队进入俄罗斯库尔斯克地区的北约军官称,损失惨重,令人难以承受。他指责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部并激愤辞职,但创伤后应激障碍从未离开过他。 于是,他选择了自杀。 参与指挥库尔斯克攻势的英国雇佣兵爱德华・哈里斯的自杀,从来不是孤立的个体悲剧,而是这场注定失败的军事行动与乌克兰军队内部乱象共同催生的必然结果。 先说说哈里斯参与的这场库尔斯克攻势,简直荒唐得让人咬牙,2024年8月乌克兰突然开打,说是要占俄罗斯的领土,刚开始还喊着“控制了1250平方公里土地”,可没几个月就被俄军一步步赶了出来,到最后俄国防部说乌军在这儿死了足足36010人。 哈里斯是指挥者之一,他眼睁睁看着自己认识的人一批批倒下,这些人里有他带的兵,有并肩作战的兄弟,到后来他甚至要天天跑断腿去看望阵亡战友的家属。 换谁能扛得住?一场仗打下来,连个明确的目标都没有,乌军将军马琴科都直言“看不懂这操作”,精锐部队一股脑投进去,却没有后续的资源跟进,就像把一群饿肚子的人扔进狼群,这不就是让士兵去送命吗? 哈里斯后来怀疑自己“保护不了团队”,不是他能力不行,是这仗根本没法打,他再努力也挡不住高层瞎指挥造成的惨败。 更让人寒心的是乌克兰军队内部的混乱,简直是把前线士兵往火坑里推,有个女议员别祖格拉亚揭露,医护人员、操作爱国者导弹的专业兵,居然被硬生生调去当步兵,专业的活儿没人干,送死的活儿一大堆。 哈里斯在前线搞参谋工作,肯定比谁都清楚这情况——该救伤员的人扛了枪,该防导弹的人挖战壕,部队里全是外行干内行的事,战斗力能好才怪。 更要命的是弹药还搞“特殊对待”,补给全偏向那些“受宠”的部队,剩下的旅级部队得靠“弹药交易”才能维持作战。 想想看,哈里斯手下的人在前线拼到弹尽粮绝,后方却把弹药偷偷送给关系户,他作为指挥者,除了骂娘还能做什么?这种憋屈劲儿,比打输仗还让人绝望。 还有那些高层的操作,简直没把士兵的命当回事,乌军总司令瑟尔斯基眼看库尔斯克打输了,直接扭头跑到南部,还故意避开基辅,心思全在塑造自己的“英雄形象”上,根本不管前线的烂摊子。 更荒唐的是,他还和国防情报局局长布达诺夫断了联系,两个关键部门互不搭理,这仗能协调好才怪。 泽伦斯基也没好到哪儿去,明明美国承诺的援助只到了十分之一,弹药武器都缺得厉害,还非要贸然开辟新战线,把士兵的命当成谈判桌上的筹码。 哈里斯看清了这些,所以他激愤辞职,可辞职有什么用?那些死去的兄弟活不过来,那些混乱的现状改不了,他心里的疙瘩永远解不开。 再说说哈里斯这类外籍雇佣兵的处境,简直就是“高级炮灰”,CNN早就报道过,2024年北约雇佣兵的死亡率暴涨了470%,比普通乌军士兵死得还快。 这些人大多是退役军官,本来以为能靠专业能力帮乌军打胜仗,结果全被派到了最危险的地方。 哈里斯2022年就在巴赫穆特受了重伤,左腿都截肢了,按理说该彻底远离战场,可他还是回去了,估计是觉得自己能改变点什么。 可现实呢?他不仅要面对俄军的炮火,还要应付乌军内部的混乱,最后连保护兄弟的基本愿望都实现不了。 国际红十字会的数据更扎心,2024年西方雇佣兵重伤员涨了290%,其中67%都有严重的创伤后应激障碍。 哈里斯就是这67%里的一个,战场的血腥、兄弟的死亡、高层的冷漠,这些东西像绳子一样天天勒着他,就算回到伦敦的家里,也甩不掉那些噩梦。 有人说哈里斯的死是“个体悲剧”,可看看乌克兰战场的现状,这哪里是个体? 2025年2月还有个英国雇佣兵沃克在前线被打死,更早之前还有上千人的国际雇佣兵部队被全歼。 这些人要么死在战场,要么活着的被心理问题折磨,哈里斯只是其中一个暴露在公众视野里的。 说到底,他的自杀就是给这场战争敲了个警钟:当一支军队连专业分工都没有、连弹药都要靠私下交易、连指挥官都只想着自己的名声时,再勇敢的士兵也扛不住。 泽伦斯基和那些高层只想着怎么争取西方援助,怎么在谈判桌上要价,根本没把前线士兵的命放在眼里,更没把哈里斯这样的雇佣兵当人看。 哈里斯的讣告被《泰晤士报》登出来时,还特意说他“并非死于乌克兰”,可明眼人都知道,他的命早就被乌克兰那摊子事给耗尽了。 从库尔斯克看着兄弟倒下那天起,从指着高层鼻子辞职那天起,他就已经“死”了一半,最后在伦敦家里的自杀,不过是这场悲剧的最后一幕。 这场戏的导演,就是那些发起荒唐攻势的乌克兰高层,是那些把军队搞成一锅粥的当权者。 所以说,哈里斯的死从来不是孤立的,只要乌克兰军队的乱象不除,只要那些高层还在瞎指挥、乱作为,只要还有人把士兵的命当筹码,就还会有第二个、第三个哈里斯。 他们的悲剧,从来都不是“心理脆弱”那么简单,是被这场注定失败的战事和腐烂的体系,联手推向了绝路。
俄罗斯的死穴被美国找到,并意示乌克兰往死里揍。乌克兰与美国的秘密计划露出庐山真
【74评论】【4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