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豆农处境堪忧!美财长贝森特接受采访时,称美国农民不好过都是因为中方和拜登政府,这套泼脏水的言论,上个月中国外交发言人就已有回应! 贝森特说的话不过是在“甩锅”,真正导致美国大豆产业困境的,正是美国自己的政策失误。 美国的大豆产业在过去一直高度依赖中国市场。 2024年,中国的进口量占到了美国大豆出口总量的50%左右。 如果没有这些订单,美国的农民恐怕就无法维持生计了。 然而,贝森特却选择将问题归结于中国,显然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困境的根本原因,并非中国选择减少采购,而是美国自己推行的关税政策让这一切变得更加复杂。 2018年,特朗普政府在与中国的贸易战中,采取了加征关税的措施,导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量大幅下降。 现如今中国对美国大豆进口关税仍有23%,显然巴西和阿根廷做为竞争者优势很大,巴西进口关税仅3%,阿根廷更是在最近刚刚暂停了粮食出口关税,所以美国并不是我国最优的选择。 这也导致美国数百万吨的大豆堆积在仓库里,农民们面临巨大的损失。 尽管美国政府随后通过补贴帮助农民度过难关,但这些补贴显然并不能弥补大豆农民的损失,更无法解决市场上的根本问题,关税加剧了美国大豆的价格和竞争力问题。 特朗普政府在全球贸易中选择了单边主义的做法,最终将自己的农业产业推向了困境。 贝森特这时却未提及美国政府为维持关税政策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 反而将中国的采购量减少,归结于“拜登”政府,这显然是为了掩盖美国政策失误。 中国的采购决策一直都是基于市场规律,而不是政治博弈。 美国的竞争对手:巴西,凭借更低的生产成本和运输优势,抢占了中国市场的大量份额。 到2024年,中国从巴西进口的大豆已经占到了71.1%。 这是市场竞争的自然选择,而非中国有意“削减”美国的订单。 无论是贸易谈判,还是市场需求,中国始终是在根据经济理性做出选择。 并且美国的大豆本身也面临质量控制的问题。 中国海关就曾因检测到超标的除草剂,将美国大豆退货。 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食品安全问题,不只是针对美国的大豆。 任何国家的农产品,如果存在质量问题,都会受到严格的检验和退货。 这种行为被贝森特解读为“针对性操作”,毫无根据。 美国表示会对美国豆农“大力支持”,但美国应该明白,即便补贴数额再大,依然无法弥补日益增长的生产成本。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美国农民的困境并非单纯由于市场的变化,而是政策失误和资金支持不足的直接结果。 贝森特之所以如此激动,除了回避美国政策失误的责任外,也显然有一种政治意图。 在美国国内,农民的选票对共和党的选举至关重要,贝森特的言论或许是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将农民的失望情绪指向中国。 殊不知,问题并不在中国,而是在美国政府对农业问题的忽视和处理不当。 尽管美国大豆在全球市场的份额下滑,但中国依然是美国大豆的主要进口国之一。 与其说中国对美国大豆采取了“针对性操作”,不如说是全球大豆市场的竞争形势发生了变化,美国大豆没有及时应对这一变化,导致了市场份额的丧失。 美国如果想要重获中国市场的支持,不仅仅是指责中国不买更多的大豆,而是应该从自身的政策出发,改善竞争力,提升农产品质量,减少生产成本。 只有这样,美国大豆产业才能重新在全球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贝森特的言论不过是将责任推给中国,企图掩盖美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面临的实际问题。 未来,美国大豆能否恢复竞争力,关键在于美国是否能改变其政策,适应全球市场的变化,而不是简单地将问题归结于外部因素。 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不是依靠口头指责,而是通过调整政策、提升竞争力来迎接未来的挑战。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
中国决定不再使用美国港口,并向特朗普政府开出罚单,最高税率提升78%,既然特朗普
【34评论】【31点赞】
云南闲人
运输船还要高额收费。满满的存在感!
丢丢
美国人虚伪至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