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我党对叛徒进行彻查,发现护送瞿秋白的周月林被俘后,却平安无事,就怀疑她是叛徒,直到24年后,才发现周月林是无辜的![无辜笑] 当时福建长汀县水口乡的山路上,一支化装成香菇商贩的队伍遭遇国民党军队包围,激烈交火后,瞿秋白、周月林等人被俘,这次被俘改变了周月林此后二十四年的人生轨迹。 周月林当时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妇女生活改善委员会主任,被组织选中护送患严重肺病的瞿秋白前往香港,中央红军主力已长征北上,留在苏区的同志处境艰难,这次护送任务风险极大。 被关押后周月林急中生智,谎称自己是上海来的香菇商妇,丈夫已在战斗中身亡,她的伪装很成功,敌人的注意力全在瞿秋白身上,最终亲友花了一百块大洋把她保释出来。 但瞿秋白就没这么幸运了,叛徒朱济立指认了他的身份,他被押送到上级部门处置,不久后英勇就义,同行的何叔衡等领导人也都牺牲了,只有周月林平安归来。 回到组织后她详细汇报了被俘和脱险的全过程,当时并没有人怀疑她,这段经历也就这样过去了,直到二十年后麻烦才真正降临。 1955年全国开展针对革命战争时期被捕人员的审查,调查人员翻开周月林的档案,发现了一个他们认为“不合理”的情况:为什么重要领导人都牺牲了,只有她安然脱身。 在当时的审查氛围下,这个问题没有得到合理解释的机会,周月林被认定为“被捕变节,充当敌人坐探”,开除党籍和公职,下放到工厂劳动改造,她的丈夫也是老红军,因此受牵连被降职。 一个曾经冒着生命危险护送领导人的革命干部,就这样成了“叛徒”,周月林不服,她开始一次次递交申诉材料,要求重新调查,但在那个年代,个人的声音太微弱了。 这一等就是二十四年,其间她从未停止申诉,材料一份份写,部门一级级找,她相信总有一天真相会被查清。 1979年中央纪委组建专门调查组,前往福建等地重新核查此案,他们找到了当年敌军团长李玉的贴身卫兵,这个人还活着,记得当年的情况。 调查组还走访了当地知情的老人,调阅了国民党时期保存下来的档档案,这些档案里清楚记载着当时的审讯记录和处理情况,所有证据指向同一个结论,周月林说的都是真的。 档案显示瞿秋白的身份确实是叛徒朱济立出卖的,和周月林毫无关系,她能获释,就是因为伪装身份成功骗过了敌人,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她变节或出卖过同志。 当年那个团长的卫兵回忆说,他们当时根本没把那个“香菇商妇”当回事,所有精力都在审问瞿秋白,后来有人来保释她,随便查了查就放了,因为确实看不出什么问题。 1979年中央纪委正式为周月林平反,撤销所有不实指控,恢复党籍和名誉,当通知送到她手中时,这位当年的女干部已经白发苍苍,人生最好的二十四年在等待中度过。 这个故事里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只有一个普通革命者的坚持,周月林用二十四年的等待,证明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她当年确实只是运气好,仅此而已,但正是这份“仅此而已”的真相,花了二十四年才得到承认。 网友们感慨万千: “看完真的心疼,那个年代的革命者太不容易了,活着回来反而成了罪名,24年啊,人生能有几个24年?” “所以说历史不能想当然,当时的情况活下来比牺牲更需要勇气和智慧,她用演技骗过敌人却骗不过自己人的猜疑,太讽刺了。” “让我想起了《风筝》里的剧情,自己人整自己人最狠,明明是她靠机智活下来的,反而被扣上叛徒帽子,那个真正叛变的秘书倒是没人提?” “100块大洋救了她一命,却买不回24年的清白,幸好最后沉冤得雪,但最好的年华都耗在申诉上了,致敬老一辈革命者的坚韧。” “最扎心的是连瞿秋白妻子都疏远她,被最信任的人怀疑才是最大打击吧?这种伤痛可能比坐牢还难受。” 如果你是周月林,在遭受组织怀疑和朋友疏远时,你会怎么做? 官方信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1983年,最后一位国民党的军统特务“北京站站长”被捕了,他就是潜伏多年
【1评论】【20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