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以色列宣布了 10月5日,以色列国防军在早晨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成功拦截了一枚来自也门胡塞武装的弹道导弹。(央视新闻) 从现场情况来看,导弹来袭时,以色列中部地区和约旦河西岸南部的部分区域,先后拉响了防空警报。尖锐的警报声打破了清晨的平静,不少民众当时正在准备出门或刚开启一天的工作,只能临时停下动作,关注局势变化。 不过好在,截至以色列国防军发布通报时,没有任何关于导弹撞击地面、人员受伤或财产损失的报告。这次拦截算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应对,暂时避免了更严重的后果,也让当地民众悬着的心稍稍放下。 但熟悉中东局势的人都知道,这并不是胡塞武装第一次对以色列发起此类攻击。回溯到今年3月,以色列恢复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后,胡塞武装就频繁以“支持巴勒斯坦”为由,向以色列发动远程打击。 根据公开统计的数据,算上这次拦截的导弹,自今年3月至今,胡塞武装已经累计向以色列发射了91枚弹道导弹,若再加上各类自杀式无人机,空中打击目标总数更是超过了130个。之前他们还曾使用“巴勒斯坦-2”型高超音速导弹袭击以色列特拉维夫,打击范围和力度都在持续升级。 让人好奇的是,也门胡塞武装的控制区域与以色列本土相隔上千公里,地理上并不相邻,却始终坚持对以色列发起远程打击。有分析认为,背后原因并不简单。一方面,胡塞武装希望通过支持巴勒斯坦,在中东地区树立正义形象,提升自身的地区影响力;另一方面,也门境内多山地地形,胡塞武装的部分军事基地隐藏在山区中,难以被彻底摧毁,再加上有一定的武器库存支撑,才让这种远程打击得以持续。 而以色列这边,之所以能多次成功拦截胡塞武装的导弹,离不开其完善的防空体系。除了自身装备的“铁穹”防御系统外,美国还在以色列及周边地区部署了“萨德”反导系统,形成了多层防空网络,这也为以色列应对远程打击提供了重要保障。 尽管这次拦截没有造成实际损失,但防空警报带来的心理冲击不容忽视。对以色列民众来说,频繁响起的警报意味着“安全”始终是悬在头顶的问题,日常生活难免会受到影响;而胡塞武装持续的打击动作,也让中东地区本就紧张的局势更难缓和。 如今,中东局势就像一盘复杂的棋局,各方势力牵扯其中,“你来我往”的对峙还在继续。这次导弹拦截事件,或许只是漫长对峙中的一个小插曲,但也再次提醒人们,这片土地的和平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快报,快报 以色列宣布了 10月5日,以色列国防军在早晨发布声明,明确表示成功
辰沙星
2025-10-05 14:39:00
0
阅读: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