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没想到! 拜登也没想到! 就连全球能源专家都没有想到,原来美国退出新能源的决心比想象中还要彻底。 近日美国能源部的一则公告引发震动,宣布终止223个能源项目,涉及资金达75.6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新能源项目。 这场被《纽约时报》称为"新能源大屠杀"的政策转向,不仅让拜登政府耗时八年的绿色新政付诸东流,更暴露出美国在能源战略上的深层焦虑。 七年前,奥巴马政府力推《清洁能源计划》时,曾预言"2035年美国将告别煤炭时代"。如今特朗普政府用行动打了所有人的脸。 在宾夕法尼亚州,价值12亿美元的核电扩建项目被叫停;在得克萨斯州,原定建设的全球最大光伏电站被列入"冗余资产"。 这种180度转弯源于三重利益驱动。政治献金绑架:共和党2024年选举期间收到化石能源行业4.8亿美元捐款,是清洁能源行业的7倍。 能源巨头埃克森美孚甚至直接参与政策起草,其游说团队与白宫的会议记录显示,每取消10亿美元新能源补贴就能换来50万美元政治献金。 短期经济诱惑:美国页岩油产业在2025年第二季度净利润达32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得州能源协会数据显示,重启关停的37座油气井,可在半年内创造1.8万个高薪岗位。 能源霸权执念:沙特阿美公司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原油产量已占全球15%,若维持当前开采速度,其战略石油储备可支撑全球市场180天——这是特朗普政府敢于叫板OPEC的底气。 就在美国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当天,中国光伏企业隆基绿能宣布将N型TOPCon电池效率提升至27.3%,比美国同类产品高4.2个百分点。 这种技术代差让美国决策层如坐针毡,他们突然意识到,自己正在重复苏联在半导体领域的悲剧。 历史总是惊人相似。1980年代美国放弃光伏研发转向芯片产业,结果被日本反超;如今在氢能领域,中国已建成全球70%的电解槽产能。 美国能源部内部文件显示,其氢燃料电池成本是中国的3倍,储能系统效率低18个百分点。这种差距让五角大楼担忧:若新能源技术差距持续扩大,2030年美军60%的海外基地可能面临能源断供风险。 美国政策突变引发连锁反应。欧盟委员会紧急通过《碳关税修正案》,对进口商品碳排放征收更高关税,矛头直指美国页岩油。 德国总理朔尔茨在柏林能源峰会上直言:"当美国关闭新能源大门时,我们打开了绿色技术出口的新窗口。" 中东产油国则打出"组合拳"。沙特阿美宣布投资500亿美元建设全球最大绿氢基地,卡塔尔主权基金收购德国氢能技术企业。 这种"左手卖油、右手卖氢"的策略,让美国传统能源优势面临双重挑战。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2025年第二季度,美国LNG在欧洲市场份额从35%暴跌至19%,而卡塔尔液化天然气占比升至27%。 美国试图用石油捆绑盟友的策略正在失效。印度突然宣布暂停进口美国原油,转而从俄罗斯购买打折石油;法国道达尔能源公司重启在伊朗的天然气田开发。 这种"去美元化"趋势让华尔街警觉,追踪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美元在全球石油交易中的占比从38%跌至29%。 在亚太战场,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新能源基础设施合作协议》具有战略意义。根据协议,中国将帮助印尼建设全球最大光热发电站,为越南扩建核电站,这些项目将消耗东南亚国家80%的新能源投资预算。 美国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警告,这种"绿色殖民"可能让东南亚成为新能源时代的"中东"。 197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美国通过"石油美元"机制重塑金融霸权。如今历史正在重演,只不过这次主角换成了新能源。 欧盟推出的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本质上是在构建"碳美元"体系,每吨二氧化碳排放权价值50欧元,相当于给全球商品打上"绿色税单"。 这种转变正在改写国家竞争力标准。世界银行最新报告显示,2025年全球绿色债券发行量突破1.2万亿美元,其中68%流向中国、欧盟和日本。 当美国还在为"是否投资充电桩"争论时,中国已建成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充电网络,覆盖98%地级市。 从宾夕法尼亚州废弃的煤矿到得克萨斯州林立的风机,美国能源政策的摇摆折射出人类文明的深层矛盾。 当特朗普在演讲中高呼"让美国再次伟大"时,他或许忘了,1979年三里岛核事故后,正是民主党推动的核电安全标准拯救了整个行业。 这场新能源之争的本质,是人类在能源自由与生态责任之间的艰难抉择。就像《沙丘》中的香料隐喻:谁控制了新能源,谁就掌握了未来。但比争夺更重要的,是如何让这颗蓝色星球上的所有生命,都能平等分享能源革命的红利。 参考资料: 美国能源部宣布:终止近80亿美元新能源项目.--2025-10-03 15:17·深圳新闻网
美国华盛顿智库全球安全研究所联席所长鲁夫特说,“美国不是在告诉中国,如果你怎么怎
【4评论】【4点赞】
用户58xxx21
在步大清后尘 恭喜川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