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牢骚词,结果成了千古绝唱。1009年,柳永参

鲁肃聊历史 2025-10-04 19:30:40

宋朝有一位考生,落榜后不服气写了一首牢骚词,结果成了千古绝唱。1009年,柳永参加宋朝的春闱考试,本是踌躇满志,觉得凭自己一身的本事和才华,定能夺得名次。 但临近考试的时候,意外发生,宋真宗下旨,作词作曲浮糜一律都要受到谴责,柳永就在这个行列当中,悲愤当中他又作了首词,结果意外的受欢迎。 柳永的才华如此值得肯定,究竟多厉害,随手的一首牢骚诗能成为千古绝唱?这么厉害他又为什么频频落榜? 1022年宋仁宗即位,但因为他的年龄太小,所以是由当时的太后刘氏垂帘听政。1033年,23岁的他开始亲政,为了广纳贤士,一年后他特意开放了恩科。 宋仁宗是一个性格相对来说比较仁厚的皇帝,他知道读书人科举考试的不易,因此开放了一个政策,对于那些多次参加科举但是考不中的人放开尺度,让他们的考试容易一些。 而得知有再次科考的机会,最高兴的当数刘永了。因为仁宗所实行的这个政策,简直就像是给他量身定做的一样。 在此之前,他已经4次参加科考了,但一次也没中。 柳永听到恩科的消息,立马再次回到京师参加科考。这次,他成功考上进士当上了官,但是这个时候他已经五十岁了。 而后,他便辗转多地,开始了自己的为官生涯。1053年,他在润州去世,不知临终的他,是否再次回忆起了自己未做官时,与歌女们喝酒唱歌的日子。 柳永出生于官宦世家,年少时便学习诗词,六岁时随着父亲到达了东京汴梁。 十四岁柳永就开始自己作诗,之后更是沉迷于写作,一边钻研前人词句,一边自己写作。 与词有名相对的是,他的科举之路却十分的坎坷,他的才华成就了他的名气,但是也阻碍了他科举的道路。 第一次参加春闱考试,就是因为自己创作的诗词风格不受当时的皇上喜欢而落榜,虽然他的自信心略受挫折,但是并未完全颓靡。 也就是在第一次落榜后,他创作那首有名的《鹤冲天·黄金榜上》。在这首词中,他大肆吐槽对科举的不满,甚至还有“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句子。 简单来说,他想表达就是对于科举的不满,觉得做官也没什么好,不如跟歌女一起喝酒唱歌,享受生活。 他倒是吐槽爽了,但他的科举之路是没指望了。 1015年他再次参加礼部考试,但是不幸的再度落选,时隔三年,他第三次参加礼部考试,依旧落选,1024年重整旗鼓,第四次参加应试,第四次落榜。 愤然之下他离开汴京一路南下,以填词为生,名声渐盛,之后还去西北漂泊了一段时间。 柳永的词虽然是在传统老套的词句上格式创新,但是里面有不少都涉及到了他与歌伎之间的感情。 落榜之后的柳永常年流连在烟花之地,频繁地和歌伎进行交往,同时也会教乐坊的女子填词,风流韵事不断。 这些女子也不会让柳永白白浪费劳动,会给予他一定的经济资助,让他在没当上官之前不至于为衣食发愁。 他和这些歌伎也算是互相成就了,若是没有这些人的帮助,他大概之后也没钱去参加接下来的考试。 但是他和这些歌伎之间的感情故事也让人津津乐道,现在依然存世的,柳永创作的涉及到歌伎感情大约就有150首。 柳永所创造的诗词抛去了宋词古板的框架,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个性极其鲜明,在宋朝的文学史上是最具有代表性的诗词。 但他的一生,也确实是让人感叹,那首落榜之后发牢骚的词,至今还在我们的教材中,可见他确实在这方面是很有能力的人。 参考来源: 《宋史·真宗本纪》

0 阅读:25

评论列表

龙泉山裴勇俊

龙泉山裴勇俊

1
2025-10-04 21:06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鲁肃聊历史

鲁肃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