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开国中将刘忠回到家乡,可他在回到家以后,竟发现家里没人,他在大街上疯

混沌于浮云 2025-10-04 18:49:24

1950年,开国中将刘忠回到家乡,可他在回到家以后,竟发现家里没人,他在大街上疯的一样寻找母亲,结果发现她正坐在街头讨饭,他冲过去哭道:“娘,我对不起你啊。” 刘忠这人,出生在1906年福建上杭县才溪乡,那地方穷山僻壤,家里也没啥钱。他原名叫刘永灿,小时候母亲林连秀为了让他读私塾,省吃俭用,纺纱织布赚点铜板。他读了三年书,就辍学了。十二岁开始学泥瓦匠,干苦力活,常被工头扣钱,那时候他就觉得这世道不公,心里憋着股气。地主剥削太狠,百姓日子苦哈哈的,他早想反抗。 1929年,闽西农民运动起来了,刘忠23岁,家乡才溪乡闹得热火朝天。他没犹豫,加入了农民协会,还成了上杭县赤卫军军需长。母亲支持他,说穷人得帮穷人办事。他从那时候开始,跟党走,干革命。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转移,他被任命为红一军团司令部侦察科科长。左权参谋长教他侦察技能,他学得快,很快就上手了。长征路上,他带队探敌情,抓俘虏,帮红军避开不少陷阱。 湘江战役是刘忠一辈子的痛。1934年10月,他带先锋队过江,到全州发现城里没国民党正规军,就建议红二师参谋长李棠萼赶紧占城。李棠萼非要等命令,结果等来等去,敌军先进城了。刘忠只好在全州西边牵制敌人,腿上还中了弹。战斗打了一天一夜,才撤出来。红军损失惨重,很多闽西战士没了。国民党报纸说他牺牲了,母亲看到消息,以为儿子死了。他继续参加抢渡乌江、攻遵义、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翻夹金山、过草地,一路立功。 长征结束后,林彪夸他,说红一军团的胜利有他的功劳。中共中央在延安办抗日军政大学,刘忠当第六分校校长,培养了两千多军事人才。1942年,他任129师386旅副政委、豫晋联防军区司令员,护送邓小平去豫晋开展工作。途中日军包围,他带队周旋二十多天,突围成功。1945年,任386旅旅长,上党战役中联合兄弟部队拿下长子城,歼敌三万五千,为重庆谈判添了筹码。 从参军到1950年,刘忠当上西康军区司令员,战绩一大堆,但心里总有个疙瘩,就是母亲。离家21年,没音讯。新中国成立了,他忙着剿匪,就先派警卫员李永海回福建打探。李永海拿着照片问人,没找到,正发愁时,看到路边一个老妇人乞讨,就给了点钱,聊起来。一问,她就是林连秀。刘忠得知,赶紧接母亲来身边。母亲讲,红军撤后,地主还乡团迫害她,她只好乞讨度日。 刘忠听了,悔恨交加。从那以后,他每天工作再晚,也陪母亲吃饭聊天。母亲不习惯城里生活,坚持回老家,他同意了,每月汇钱给她。1955年,他被授中将军衔,得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3年,母亲病逝,他抽不开身,只能朝南方鞠躬致哀。2002年8月7日,刘忠在北京去世,96岁。

0 阅读:0

猜你喜欢

混沌于浮云

混沌于浮云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