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下达最后撤离命令,哈马斯拒缴械,中东六国联手踩刹车,这一场冲突正往最极端方向推。 这次撤离,说是“最后通牒”,还划定路线,说往南走的才安全。 军方还补了一句,没走的就算“协助恐怖组织”。 这不是第一次喊撤离,这次明确说“最后一次”。 地图一发,阿拉伯国家都坐不住了。 加沙是块巴掌地儿,南部早挤满人。 联合国前两天还在说,加沙没安全地带了。 但以色列动真格。 部队集结,炮击区扩大,空军几次密集轰炸。 有媒体称,这轮行动准备推向“加沙市中心”。 联合国说了句“要保护平民”,但没人拦得住以色列。 人道组织想派车去接人,被堵回来了。 这个时候,哈马斯回话了。 不撤,不缴械,不投降。 哈马斯在内部通讯平台上贴出声明,话很硬,说“以色列想清场,不可能”。 哈马斯武装指挥层没放松,地下战线继续扩展。 有媒体援引内部消息,说哈马斯拒绝与埃及停火代表会面。 也有说法是他们开了小会,但要求“中立国监督”,对美英参与表示反感。 哈马斯不只靠武装,还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声明,用英文、阿拉伯文同步推送。 这说明他们知道外部舆论在看。 但话说回来,这会儿哈马斯真没多少退路。 一旦缴械,就是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哈马斯核心层想的不是这轮打完了事,而是留住存在。 中东几个大国急得直跳脚。 埃及外长当天就出来喊话,公开催哈马斯“接受和平安排”。 卡塔尔立刻安排代表见了以色列国安官员。 沙特也发了声明,虽然语气模糊,点名说“呼吁停止对平民攻击”。 这话虽然两边都讲,意思明摆着。 土耳其更直接,说“必须制止单边军事推进”。 这几个国家本来立场各异,但这次口径罕见一致。 不是谁突然转性,是都意识到局势可能失控。 他们怕的不只是战争升级,更怕自己国内舆情失控。 要知道,加沙现在画面天天传出来,社交平台上全是废墟和孩子。 以色列再怎么说是“打恐怖分子”,这画面谁看谁炸锅。 所以这些国家联合踩刹车。 不是给哈马斯撑腰,是怕局势逼哈马斯彻底拼命。 一旦真打到最后一街一巷,结果就是加沙整片变废墟,百万平民变难民。 到时候这些国家也躲不过去。 说得再直白点,这局就是中东自己人打中东自己人,外人坐收渔利。 美国现在嘴上说担心人道灾难,实则在暗中挺以色列打到底。 哈马斯不傻,看得懂这一盘棋。 所以拒缴械,不是赌气,是判断这轮谈判他们没任何主动权。 更关键一点,他们不信中间人能保他们安全。 哈马斯当年就是在和平协议之后崛起的。 他们记得这段历史,不想重演。 不过话说回来,哈马斯内部也没铁板一块。 有消息称,部分政治派别考虑“部分缴械+实控换自治”的方案。 军方强硬派不答应。 加沙地道网络已经成了他们主战场。 这也是以色列迟迟不敢全面推进的原因之一。 街巷战是最难打的。 以色列不是不想打,是代价太高。 这时候外部国家一踩刹车,等于拖住以军手脚。 也正因为这个背景,才有现在的僵局。 联合国喊话也喊了,喊完之后,就是继续撤援。 人道物资进不去,医疗系统也濒临崩溃。 这时候的“最后通牒”,更像是政治博弈的工具。 谁先让步,谁就背锅。 谁让哈马斯缴械,就容易被骂叛徒。 谁劝以色列停手,就会被扣反恐不力的帽子。 这种时候,中东几国能做的,就是拼命压节奏,不让局势炸锅。 但能不能管用,要看哈马斯接下来怎么选。 也要看以色列是真要彻底打穿加沙,还是做做姿态压谈判。 这场战争,没赢家。 如果真想止战,光靠最后通牒不够,还得看外部力量有没有底线。 这局已经推到悬崖边。 再走一步,就是万劫不复。 参考信息: 《以军对加沙发布“最后通牒”,哈马斯拒绝缴械》·央视新闻·2025-10-03
没有哈马斯的加沙,民众才能安居乐业!2007年,哈马斯把法塔赫驱逐到约旦河
【15评论】【1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