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乌克兰、德国、英国和美国进行打击,从而引发全球性毁灭。 梅德韦杰夫的核威胁言论刚一传出,全球市场就先慌了神 —— 美股能源股直线冲高,黄金价格猛涨,连芝加哥交易所的军工期权交易都一度暂停,这场由一句话引发的连锁反应,比言论本身更让人看清局势的敏感。 作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这位前总统在社交媒体上的表态总能搅动风云,但这次点名要打击四个国家的说法,很快就显露出复杂的内情。 克里姆林宫发言人佩斯科夫很快就给事件定了调,明确表示这只是个人看法,不代表普京的立场,毕竟俄罗斯的核政策早有明文规定,只有遭到核打击、国家濒临灭亡等四种极端情况才能动用核武,单纯军事战败压根不在其中。这种官方与个人表态的温差,更像是一种战略试探。 说狠话的底气,很大程度来自俄罗斯实打实的核武库。斯德哥尔摩国际和平研究所 2024 年的数据显示,俄罗斯有 5580 枚核弹头,其中 4380 枚处于可立即使用的状态,还有能飞 18000 公里的 "萨尔马特" 导弹,弹头能分导打击不同目标。 但再强的武力也得算经济账,2025 年上半年俄罗斯 GDP 掉了 3.2%,通胀超过 12%,制裁压力下军费再高也难撑长久,真要动核武,首先垮掉的恐怕是自己的根基。 西方的反应也透着微妙。美国特朗普直接派了两艘核潜艇过去,嘴上骂梅德韦杰夫是 "失败的前总统",却没真的升级动作。德国老百姓不乐意沾核武的边,政府却没敢退出北约。 英国法国手里有核,也只是按兵不动维持威慑。大家都清楚,核按钮没人真敢按,所谓的末日威胁,更像是僵局中的狠话。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内部的节奏。梅德韦杰夫把话说得斩钉截铁的时候,普京却在提俄乌谈判,说愿意等乌克兰想通了再坐下来谈。 一边喊打一边留后路的操作,外人看着迷糊,实则是在战略模糊里找平衡。这种一硬一软的搭配,在国际博弈里不算新鲜,但说多了难免让人麻木,威慑力反而会慢慢下降。 在这场闹剧中,更显清醒的是那些保持中立的大国。就像我国始终坚持核不扩散原则,在各种国际场合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这种沉稳的态度不是没实力,而是明白真正的大国风范从来不是靠狠话撑场面,而是在乱局中守住和平底线。这种定力,在核阴影笼罩的当下,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稳定力量。 如今梅德韦杰夫的言论已经慢慢降温,俄罗斯官方也开始强调 "战略稳定" 和 "外交通道",资本市场的波动也逐渐平复。毕竟再激烈的口舌之争,最终还得回到现实的棋盘上。 只是这场虚惊留下的疑问还在:当核威胁变成常用的谈判筹码,会不会有一天真的失控?那些被点名的国家又会在接下来的博弈里做出什么选择?你觉得这场核威慑风波还会有新的转折吗?
梅德韦杰夫:一旦战败,就用核弹攻击4个国家,让世界进入末日,将动用战略核武器针对
小张的社会
2025-10-04 10:48:36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