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罗斯的气,中国的炉。钱不走美元,直接用人民币,结算率九成以上——这叫务实,不叫站队。 百年前沙俄用不平等条约划走的150万平方公里土地,是刻在国人骨子里的印记。1858年的《瑷珲条约》一下划走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约60万平方公里,1860年的《北京条约》又啃走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连库页岛都被纳入沙俄版图,再加上《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一系列条约,硬生生从中国版图上撕走了大片土地。 这些条约里的每一条款,都和918事变、731部队暴行一样,成为民族记忆里不能触碰的伤疤,就算过了百年,只要提起外东北的森林、贝加尔湖的水草,依旧能唤起国人心中的惋惜,这种记忆从不会因为时间流逝或合作加深就被抹去。 但中国人的处世智慧从来不是抱着旧账本过日子,就像邻里之间不会因为上一辈的恩怨断了互相帮衬的交情,中俄当下的往来恰恰印证了这种务实。 能源领域的合作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的原油达到1.0847亿吨,占全国原油进口总量的19.6%,俄罗斯已经稳稳坐上中国第一大原油供应国的位置。 天然气更是源源不断,西伯利亚力量1号管道自2019年通气以来,到2024年底已经输送了超过780亿立方米,2025年满负荷运行后每年能送380亿立方米,足够1.3亿户家庭用上一整年。 更别说正在推进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未来每年还能经蒙古再多送500亿立方米过来,三条管道像纽带一样把两国能源需求绑在一起,俄罗斯靠这个在西方制裁下保住了70%的能源收入,中国则拿到了稳定的能源补给,这种双赢不是站队,是实实在在的各取所需。 贸易和金融领域的变化更透着务实劲儿。2024年中俄贸易额冲到了2448.195亿美元,比前一年还增长了1.9%,中国出口1154.992亿美元,俄罗斯出口1293.204亿美元,你来我往做得热闹非凡。 最关键的是结算方式变了天,以前做买卖都得靠美元当“中间人”,现在人民币成了主角,中俄贸易里人民币和卢布结算占比超过95%,俄罗斯更是成了全球第一个进出口几乎全用人民币结算的国家。 彭博社都算过,俄外汇结算里人民币占比已经到了99.6%。这哪是站队?分明是绕开了不必要的麻烦,自己的钱直接办事,省得看别人脸色,这种精明劲儿正是中国人的实在之处。 基建合作更是把“生意归生意”落到了实处。普京访华签完二十多项协议就直奔远东督战,中俄远东大桥陆续通车,成了东北和远东贸易的核心通道,黑瞎子岛的联合开发也启动了十多个基建项目,涵盖物流、科技和旅游,要打造成跨境合作的样板区。 更让人期待的是图们江出海口建设,一旦打通,中国东北就有了直达日本海的通道,俄罗斯远东的物资也能更方便运到东南亚,整个东北亚的经贸格局都可能变样。 有意思的是,黑瞎子岛当年就是《北京条约》里被割走的土地,如今却成了合作的样板,这种历史与现实的交织,恰恰说明中国人没忘过去,但更懂怎么过好现在。 中俄现在的相处之道,就是把历史记忆妥帖收好,然后在现实里找共赢的路,伤疤留在心里提醒自己自强,合作握在手里让日子过好,这正是明智之举。
沙俄割走一百五十万平方公里,中国人记了一百多年。可今天,俄罗斯的油,中国的路;俄
兰亭说事
2025-10-04 08:44:18
0
阅读:498
大牙缝
放屁,中国的土地早晚得拿回来
用户10xxx90
俄乌战争这是拿回来的时候了
奔放
早晚拿回来,这些土地对我国来说非常非常重要。北部唯一的出海口。牵制日本唯一重要战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