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军方已经表态,只要援助船队靠近加沙,就会出动海军拦截,而新的11艘船队已经从意大利启程,目前逼近地中海东部。 海上封锁这事,以色列说了很多年,但真敢往封锁区靠的船不多。 10月初,一支来自意大利的新援助船队,正往加沙方向开过去。 船队里有11艘船,起点在西西里岛附近,船上不光是物资,还有不少医生和记者。 其中有一艘名叫“良心号”的船,10月1日就出发了,船上大约100人。 船队目前靠近希腊海域,接下来几天很可能进入以方划定的“军事封锁区域”。 以色列已经发话了。 军方说,谁靠近就拦,谁不听就动手。 前几天,以方刚刚拦下另一艘援助船“Marinette”,还登船搜查,把人扣走。 那个船队原本有九艘,结果一个个都没能靠近加沙。 以色列坚持说这属于合法封锁。 按它的说法,这些船可能会运武器进去,所以必须防着点。 可问题在于,这支新船队是公开行动,不藏着掖着。 而且船上有记者,有医护,有公开登记的物资单。 就这种透明程度,怎么说也是奔着人道主义去的。 以色列却还是下死口,说谁都不许进。 这不是封锁,是封心。 有意思的是,这次援助行动得到不少国家民间组织响应。 意大利、西班牙、法国的社会团体都有参与,有的还在本国发起支持游行。 有些城市还出现了“为加沙发声”的横幅。 有人说,这次援助船队不是为了送东西,是为了打破沉默。 以色列嘴上说这是“挑衅”,实际上最怕的就是被曝光。 拦得住物资,拦不住镜头。 加沙封锁到今天,联合国、红十字会早就说过了,那里是人道灾难。 食物、电力、医疗全部紧张。 普通人日子难过,外界又进不去。 这种局面维持了十几年。 现在这帮船冲过来,起码能让外界再看一眼真实情况。 能不能送进去另说,关键是要让世人记得那里还有活人。 以色列一直靠军事手段维持封锁。 以前打击武装组织,现在连援助都不放行。 有人说这叫“自卫”。 问题在于,把所有援助都看成敌人,那不叫自卫,那叫彻底失控。 而且更尴尬的是,一旦动用军舰拦截民船,国际舆论压力就来了。 2010年土耳其“马维·马尔马拉号”事件,以军强行登船,造成多名平民死亡,最后搞到土耳其跟以色列断交。 现在谁都怕重演。 这次船队有没有武装护航?没有。 有没有偷运东西?没证据。 以方一边喊封锁合法,一边不让国际组织进场,这就说不通了。 别忘了,以色列一边管着加沙,一边不承认自己负责。 封锁归它,责任推给哈马斯,这种玩法早就被国际社会看透了。 关键是,有些国家已经开始表态。 一些欧洲国家虽然嘴上不说重话,但媒体和议会里的声音已经越来越多。 不少议员公开支持援助船,说这种事不能继续沉默。 还有些人准备提出联合国动议,呼吁设立“人道航线”。 如果真推进下去,以色列这套封锁政策会越来越难维持。 从中国立场来看,加沙局势一直是重点关注对象。 中方多次强调“两国方案”和停止封锁。 对人道援助,中方从不阻拦,也反对动用武力干扰人道通行。 这次事件,中国媒体也在跟进报道。 舆论明显偏向支持援助船行动。 因为对普通老百姓而言,送点粮食、药品、帐篷,是底线。 谁连这点都不许,那就只能说不讲理。 一些支持以色列的国家,这回也面临两难。 如果支持拦船,那就等于支持封锁到底。 如果不表态,那就是默认反人道。 国际政治就是这样,有时候一个援助船能比导弹还有杀伤力。 不是真的爆炸,而是把表面和平撕开一角,让人看清真相。 现在新一轮船队已进入东地中海,预计几天内会逼近封锁线。 以方动手的可能性不小。 但越动,反弹越大。 船上的人可能没带枪,但带了镜头、话筒,还有全球关注。 如果这次又被强行拦截,外交风暴还会卷得更大。 关键是,这不止是一次援助行动,而是一次政治宣言。 对封锁说不,对压制说不,对漠视苦难说不。 中国站在公正一边,也会支持所有合理合法的援助努力。 不怕对抗,更希望和平。 人道援助不是挑衅,是基本良知。 讲道理的国家,就该支持这种事。 以色列可以有安全顾虑,但不能拿封锁当挡箭牌。 拦得了一批船,拦不住全球的目光。 参考信息: 《以色列拦截援助船“马里内特”号,另有11艘船驶向加沙》·参考消息·2025-10-04
没有哈马斯的加沙,民众才能安居乐业!2007年,哈马斯把法塔赫驱逐到约旦河
【6评论】【2点赞】